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養生 心臟早期問題可以通過面部發現

心臟是身體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 心臟的好不好直接和生命有關係, 但是很多人直到心臟出現大問題才發生, 其實你知道嗎, 心臟的早期問題我們可以從面部看出來的哦。 下面我們就具體瞭解下吧。

心臟的正常調理, 是生命活動的前提, 也就是, 如果你活著心臟肯定跳動, 心臟不動的話, 那麼你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雖然我們現在對於心臟問題非常的重視, 但是心臟病還是非常普通。

心臟早期問題可以通過面部發現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發現並預防心臟病。 中醫認為,

心臟其華在表, 就是說, 心臟的情況, 在人的面部都有反映。 比如說:心氣充沛, 血脈充盈, 則面部紅潤光澤。 心氣不足, 心血虧少, 則面白無華;心血淤阻, 則面色青紫;心陽暴脫, 則面色蒼白、晦暗;心火亢盛, 則面色紅赤。

心氣充沛, 是心臟健康的表現, 從臉部來看, 是紅潤的臉色, 現實生活中有這種臉色的人不多, 表明大多數人實際上氣血並不充沛。 所以, 只要自己的氣血不充沛, 就應該平時注意疏通、強健心臟的經脈, 這是增強體質的根本。

面白無華, 是非常普通的現象, 很多年輕的上班族都是這樣的。 特別是在大公司上班的人。

當然, 現在的人們都重視容貌, 普遍喜歡臉色白淨, 所以都使用增白的化妝品, 這也是人們臉色普遍白的一個客觀原因。

其實, 臉色白, 但是有光澤, 這也可以看作是氣血充沛的一種表現。 如果臉色很白, 但是沒有光澤, 那麼就肯定是心氣不足或者心血虧少了。

說到這個問題, 還要順便提一下現在很多愛美女性關心的“黃臉婆”的問題, 有些女性到了中年以後, 臉色會變黃, 同時失去光澤。 實際上, 這是心氣不足或心血虧少的表現。 通過穴位按摩和經絡疏通, 會有很好的效果, 而通過化妝品來改善, 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面色紅赤, 這種情況相對少一些,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都是接觸過這種人的。 這種情況, 表明這個人的心火亢盛, 屬於實證的範疇。 這種情況, 是心臟旺盛的一種表像, 但是也要及時採取措施改善。 因為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

心火亢盛是很容易引起其他臟腑不平衡的。

就算是年輕的醫生, 看到臉色發青紫的情況也是不多的,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 說明你這個人的心臟的血脈中出現了淤阻。

這個時候, 到醫院檢查, 肯定是會確診為嚴重的心臟疾病的。 而面色蒼白、晦暗, 則更是非常罕見的, 因為這表明病人已經非常危險了。 這兩種情況, 都是嚴重的心臟疾病, 必須到專門的醫院去治療, 自己是無法改善的。

除了通過臉色觀察, 心臟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出汗來認識。 中醫理論認為:心在液為汗。 就是說, 我們人體出的汗, 是與心臟密切相關的。 所謂汗液, 實質上, 是體內血液中的津液通過毛孔排出體外。 所以, 出汗的同時, 會減少體內血液量。

夏天天氣炎熱, 人們容易出汗, 所以在夏天養生中, 補益心臟就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出汗,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就是出虛汗。 根據我的經驗, 出虛汗時, 病人的脈搏通常是心和肺的脈都弱。 這表明, 出虛汗, 實際上是心臟功能偏弱的一種表現。 所以, 常出虛汗的人, 改善體質一定要先從提高心臟功能做起。

最後, 我要奉獻一個我的小經驗, 就是心臟的強弱, 可以通過大笑來判斷。 中醫認為, 心在志為喜。 就是說, 喜和心臟是有對應關係的。 適當的喜, 可以緩解疏通心臟血脈, 喜樂過度, 則會傷心。 如果在經歷了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後, 感覺心慌, 就表明心臟是比較虛弱的。 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心臟的保養了。

心臟有六大神奇功能

心臟在中醫五臟中有其獨特的功能及意義。 單從文字結構上看, 五臟“心、肝、脾、肺、腎”中, 心是唯一沒有“肉月旁的字”。 中醫認為, 心臟有六大功能, 如心臟具有心主血脈、心藏神等功能。

心位於胸腔之內, 橫膈之上, 外有心包絡裹護, 內有孔竅相通。 《類經圖翼經絡》說:“心象尖圓, 形如蓮蕊。 ”有文獻把心分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 血肉之心主血脈, 神明之心主神志。 如明代醫家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說:“有血肉之心, 形如未開蓮花, 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 虛靈不昧者是也”。 心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功能一:心主血脈

中醫學認為, 全身的血脈都屬於心, 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顯露於面部的色澤變化。 心臟有規律地跳動,與心臟相通的脈管亦隨之產生有規律的搏動,稱之為“脈搏”,在人體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觸及脈搏的跳動,例如頸側部(人迎脈)、腕部(寸口脈)等可觸及。中醫通過觸摸這些部位脈搏的跳動,來瞭解全身氣血的盛衰,作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心臟的搏動,還可以在左乳下觸及(相當於西醫二尖瓣聽診位置),中醫將此部位稱之為“虛裡”。觸摸虛裡的跳動,有助於對心臟病的診斷。

功能二:心藏神,主神志

在中醫學中,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是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過人的眼神、表情、語言、動作等反映於外,又稱為“神氣”,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狹義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狹義的神。《靈蘭秘典論篇第八》稱,“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對外界資訊的反應靈敏而正常。反之,即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從而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臨床表現。

功能三:心在志為喜

藏象學說認為,人的情志變化由五臟精氣所化生,把喜、怒、思、憂、恐等五種情志活動稱作五志,分屬於五臟。故《素問天元紀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說:“在髒為心……在志為喜”即是說五志之中,喜為心志。喜樂愉悅,一般說來,對人體屬於良性的刺激,有益於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所以《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是,喜樂過度,則又可使心神受傷,神志渙散而不能集中或內守。故《靈樞本神》又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應當指出,由於心為神明之主,故不僅喜能傷心,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導致神志病變。所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說:“愁憂恐懼則傷心”;《素問本病論》亦說:“憂愁思慮則傷心”。

功能四:心在液為汗

汗和心臟有何關係呢?汗液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 ,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體。因心主血液,中醫又有血汗同源之說,即汗是血液中分離出來的,而心主血,故有“汗為心之液”之說。

功能五:心開竅於舌

指舌為心的外候。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味覺和表達語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脈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時舌質紅潤、運動自如、味覺正常、語言流利。而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赤而痛;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神志異常則舌強不靈活,舌卷、失語、語謇。心有病變,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來。

功能六:養生先養心

中醫強調養生必先養心,養心是保持臟腑功能健康運行的基礎。如何“養心”呢?養“神明之心”宜調神:恬淡虛無、心胸豁達常喜、打坐去雜念。其次,養“血肉之心”,宜益氣補血,清心開竅。心為陽髒,治宜養心安神、益氣補血、清心開竅等。

結語:原來心臟的好壞我們是可以通過臉色看出來的哦,大家之前是不是不知道啊,那麼從現在開始要注意了哦,要注意觀察自己和家人的臉色,如果出現異常就要去醫院做個檢查,以防心臟病的發生。

心臟有規律地跳動,與心臟相通的脈管亦隨之產生有規律的搏動,稱之為“脈搏”,在人體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觸及脈搏的跳動,例如頸側部(人迎脈)、腕部(寸口脈)等可觸及。中醫通過觸摸這些部位脈搏的跳動,來瞭解全身氣血的盛衰,作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依據。心臟的搏動,還可以在左乳下觸及(相當於西醫二尖瓣聽診位置),中醫將此部位稱之為“虛裡”。觸摸虛裡的跳動,有助於對心臟病的診斷。

功能二:心藏神,主神志

在中醫學中,廣義的神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是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過人的眼神、表情、語言、動作等反映於外,又稱為“神氣”,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狹義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心主神志,主神明,即是指狹義的神。《靈蘭秘典論篇第八》稱,“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則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對外界資訊的反應靈敏而正常。反之,即可出現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從而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則譫狂;或出現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臨床表現。

功能三:心在志為喜

藏象學說認為,人的情志變化由五臟精氣所化生,把喜、怒、思、憂、恐等五種情志活動稱作五志,分屬於五臟。故《素問天元紀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說:“在髒為心……在志為喜”即是說五志之中,喜為心志。喜樂愉悅,一般說來,對人體屬於良性的刺激,有益於心主血脈等生理功能。所以《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但是,喜樂過度,則又可使心神受傷,神志渙散而不能集中或內守。故《靈樞本神》又說:“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應當指出,由於心為神明之主,故不僅喜能傷心,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導致神志病變。所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說:“愁憂恐懼則傷心”;《素問本病論》亦說:“憂愁思慮則傷心”。

功能四:心在液為汗

汗和心臟有何關係呢?汗液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騰氣化 ,由玄府(汗孔)排出的液體。因心主血液,中醫又有血汗同源之說,即汗是血液中分離出來的,而心主血,故有“汗為心之液”之說。

功能五:心開竅於舌

指舌為心的外候。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味覺和表達語言,其功能正常要依靠心主血脈和神志的生理功能;心的功能正常時舌質紅潤、運動自如、味覺正常、語言流利。而心火上炎則舌尖紅赤而痛;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神志異常則舌強不靈活,舌卷、失語、語謇。心有病變,均可以由舌上反映出來。

功能六:養生先養心

中醫強調養生必先養心,養心是保持臟腑功能健康運行的基礎。如何“養心”呢?養“神明之心”宜調神:恬淡虛無、心胸豁達常喜、打坐去雜念。其次,養“血肉之心”,宜益氣補血,清心開竅。心為陽髒,治宜養心安神、益氣補血、清心開竅等。

結語:原來心臟的好壞我們是可以通過臉色看出來的哦,大家之前是不是不知道啊,那麼從現在開始要注意了哦,要注意觀察自己和家人的臉色,如果出現異常就要去醫院做個檢查,以防心臟病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