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孩子說“不”有學問 用肯定代替否定

很多時候孩子不接受大人的勸阻, 是因為你沒有告訴他可以怎麼做, 僅僅發出否定的命令“你不要……”“你不能……”“你不准……”, 這樣的話孩子會感覺被強迫、被壓制, 卻找不到合理的途徑去做事。 所以, 當你說“不”的時候, 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建議。

常見的媽媽“不”式語言:

“不要爬到桌子上!”

“不要亂動媽媽的手機!”

“不准看電視!”

“不能打人!”

“不許撞人, 不許欺負小弟弟!”

“不要用手抓菜, 髒S了!”

“不要玩吸管, 把飲料灑的到處都是, 沒聽見啊?”

“叫你不要東張西望開小差, 專心寫作業, 我都說過幾遍了?”

“不要摳鼻子!”

“又要買遙控車?不行!”

“趕緊回家,

都幾點了, 還沒玩夠?不能再玩了!”

“把袖子卷起來, 不要弄得都是水!”

“那些石頭搖搖晃晃的, 不要踩!”

“看書的時候不要亂翻!”

……

家長們習慣于對孩子說“不”的主要意圖:

(1)安全意識, 保護孩子遠離危險。

(2)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警告和勸阻。

(3)發號施令, 指導孩子做什麼、怎麼做。

(4)因為孩子不符合期望和要求, 表達對孩子的不滿。

隨便濫用“不”的結果:

(1)如果孩子的耳朵裡總是充斥著“不”的聲音, 那麼孩子無法區分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真正不能做的。 比如, 孩子可以去石頭堆裡走, 可以玩水、玩泥巴, 但是, 不能碰電源、不能爬窗臺、不能碰熱水瓶。 只有當你給了孩子一定的自由, 他才會遵守另一些規矩。

(2)適得其反, 孩子會變得“叛逆”,

當媽媽跟孩子“對著幹”, 孩子更會跟媽媽“對著幹”。 將心比心, 如果我們經常收到“不”的指令, 不讓這個, 不讓那個, 耳朵裡充斥著各種“不要”、“不能”、“不許”、“不准”、“不應該”……我們是不是心理上也會產生抵觸情緒呢?孩子有了自主意識, 不希望別人干涉, 哪裡有壓迫, 哪裡就有反抗!如果強行制止, 只會增加孩子決心去探索的欲望!結果是, 你越不讓他走石頭堆, 他越想去冒險嘗試;你越不讓他脫鞋脫襪子, 他脫的越來勁。

(3)當說“不”變成一種習慣, 孩子也會產生“耐藥性”, 聽什麼都是耳旁風, 等到真正需要我們制止的時候, 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這有點像“狼來了”的故事。

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說“不”的無效, 那麼, 怎樣改進呢?

1、第一種情況, 很多“不”可以直接取消,

給孩子探索的自由, 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在保證安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 孩子具有探索的充分自由, 家長沒有必要過多干涉。 我們的經驗確實比孩子豐富, 但是孩子正是通過自己的探索, 去感知、去認識、去領悟, 並且積累經驗的。 【具體怎樣做到尊重孩子, 我很多其他的博文都有實例, 本文不贅述。 】

2、第二種情況, 對於原則性問題, 家長必須制止或拒絕, 如果縱容孩子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只會培養專橫跋扈的小霸王。 但是, 是不是僅僅靠粗暴嚴厲地對孩子說“不”這樣簡單的手段呢?今天來討論一下。

(一)說“不”為什麼不管用?

“不”字對於大腦, 有什麼作用?人的大腦是不是很奇怪?

當我們收到含有“不”的指令時, 好像會自動把“不”字刪除,

只留下“不”後面的資訊和畫面。

現在我們可以理解, 為什麼有時候說“不”對孩子(對其他人也一樣)不管用?

因為大腦的過濾作用, 孩子只聽見“不”後面的內容, 假如我們反反復複粗暴制止, 只會更加強化和鞏固我們不允許的那些事情。

結果就是: 第一, 你不想讓對方做的事, 他偏偏就做了。 第二, 對方不會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 因為, 你還沒有告訴他。

比如, 正在吃飯, 孩子拿勺子攪和碗裡的湯, 本來沒啥事, 你對孩子說:“不要把湯灑了。 ”孩子的大腦只聽見“湯灑了, 哦, 湯灑了。 ”於是, 湯灑了出來。 看電視, 你對孩子說:“不要離電視那麼近。 ”孩子的大腦只聽見“離電視近”, 好, 離電視近, 我離電視近一點。 孩子在遊樂場裡不敢嘗試新東西,

有點畏縮, 你對孩子說:“不要這麼膽小。 ”孩子的大腦只聽見:“膽小, 膽小, 我是一個膽小的人。 ”因此越來越膽小。 你對孩子說“廚房太危險, 不要進來。 ”孩子的大腦只聽見“進來”, 激起了他的無限好奇, 於是他千方百計地找機會鑽進廚房探個究竟。

(二)比說“不”更有效的勸阻方式

除了粗暴嚴厲地說“不”, 我們還能怎麼辦呢?總的原則就是:用肯定的建議取代否定的制止。

1、“我討厭現狀……那麼, 我希望什麼樣呢?”請用正面的語言表達要求。

人們總是習慣於抱怨, 習慣於抗拒現狀, 從語言上就是通過否定句來表達。 諸如:“不要把玩具扔的亂七八糟”, “你不要總是丟三落四”, “不要把你的臭襪子扔在沙發上”, “不要把你的新衣服弄髒了”, “你不要亂跑, 幹嘛橫衝直撞的”。當這些否定式的語言從嘴裡冒出來的時候,就是在強化“不”之後的內容,就說明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不想要的東西上。

現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希望的事物上,每當你抱怨和抗拒的時候,請問一問自己:“那麼,我希望什麼樣呢?”然後,用正面的方式表達出來。其實,這也是我曾說過的“積極的思維”的一個表現,要讓正面的能量、積極的情感佔據你的大腦,影響你的語言行為,而不是被那些負面的消極的東西奴役。

試一下,“不要把玩具扔的亂七八糟”,換成“我希望所有的玩具都能歸位,擺整齊。”

那麼此時,你的大腦和對方的大腦,都集中在“歸位,整齊”上。

“你不要總是丟三落四”,換成“我希望你能記住今天的活動安排。”

“不要把你的臭襪子扔在沙發上”,換成“我希望襪子放在腳盆裡。”

“不要把你的新衣服弄髒了”,換成“我希望新衣服保持乾淨。”

“你不要亂跑”,換成“我希望你慢一點走。”

“你不要遲到”,換成“我希望你準時到達”

“你不要這麼膽小”,換成“我希望你更加勇敢。”

“不要東張西望開小差”,換成“我希望你更加專心。”

……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玩反義詞遊戲,有用嗎?有用,有用,真的非常有用!!!

第一,“我希望”的內容,是肯定的,是正面的,是積極的。不要忘記我們上面做的小測試,你的語言就是對聽眾大腦思維的引導。

第二,用這種肯定的方式說話,不帶抱怨,不帶責怪,不帶批評,聽眾會願意接受。

第三,更重要的原因是,對你自己來講,你的語言是你自己大腦思維的反應,當你表達出“我希望……”時,你正在使用宇宙中最強悍的“吸引力法則”,把你所希望的事物,帶到你的身邊!!!(有關吸引力法則,可以參考心理學知識。)

2、說“不”的同時,給孩子一個建議:“你可以……”即你允許他怎麼做。

上文寫到,說“不”的結果:第一,你不想讓對方做的事,他偏偏就做了。第二:對方不會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因為,你還沒有告訴他。所以,我們不妨直接告訴孩子,我想讓你做的事。

很多時候孩子不接受大人的勸阻,是因為你沒有告訴他可以怎麼做,僅僅發出否定的命令“你不要……”“你不能……”“你不准……”,這樣的話孩子會感覺被強迫、被壓制,卻找不到合理的途徑去做事。所以,當你說“不”的時候,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建議,也就是你允許他怎麼做。

笑笑曾經在怒不可遏時,出現了打媽媽、推洗衣機、砸爸爸電腦的行為,這些方式是不妥的,我當時立即阻止,但不是粗暴地阻止,而是平靜地阻止。孩子如果不依從,我溫和而堅定地執行,用簡單的話語表明我的原則,同時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建議:

“可以打床,不可以打媽媽。”

“可以推牆,不可以推洗衣機。”

“可以砸枕頭,不可以砸電腦。”

試一下“不能玩遙控器,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換成 “不能玩遙控器,你可以玩遙控車、遙控船。”

“不能把蘋果皮扔在床上,髒S了,討厭!”換成 “果皮不能扔在床上,你可以扔在垃圾桶裡,也可以放在煙灰缸裡。”

“不要在飯桌上吐痰,怎麼回事啊,太不衛生了你!”換成 “飯桌是幹什麼的?吃飯的,所以,你可以吃飯。如果要吐痰,可以去衛生間,對嗎?”

3、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與其制止,不如給孩子一個替代的行為。

“不能玩菜刀,太危險了!”換成 “這是媽媽的菜刀,你的刀在蛋糕盒裡,你可以去用。”

“不要扔盤子!”換成 “看你的力氣不小,我們去扔玩具飛碟吧。”

“不要踢桌子!”換成 “哇,你越來越有勁了,走,踢球去。”

4、不僅要禁令那些錯誤的,更要解釋什麼是正確的。

“不許站在椅子上”換成 “椅子是用來坐的,不是用來站的。”

“不能扔積木,小心砸著人。”換成“積木是用來搭著玩的,不是扔的。”

“不要捏麵條,髒S了。”換成“麵條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像玩泥鰍一樣玩兒的。”

5、提供選擇,或者讓孩子參與制定選項,最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別玩了,該吃飯了。”換成“你可以選擇,再玩5分鐘,還是6分鐘?”(給孩子一個緩衝,比突然強行制止更有效。)

“別玩了,該睡覺了。”換成“你可以選擇,再聽2個故事,或者再做1個遊戲?”

孩子年齡小一點的時候,可能會“輕易上鉤”,你一旦提供選擇,他就做出“精彩二選一”。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他肯定會變機靈了,他當然要“討價還價”。沒關係,如果他說7分鐘就7分鐘,如果他說再聽3個故事也未嘗不可。關鍵是,我們要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平等溝通,商量著解決事情。另外,多給孩子自己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責任心。

6、如果僅僅是當時不能做的事情,切忌一口回絕,給孩子留有希望。

孩子:“我想看動畫片。”

媽媽:“不行!作業沒寫完看什麼動畫片?去,快回房間去!”

換成——“好啊,可以看。我們早有約定,寫完作業就能看了。”

(兩句話的意思完全一樣,但是後者沒有粗暴制止,同時表明了原則。)

孩子:“我想出去玩。”

媽媽:“不吃飯還想出去玩?趕緊吃。”

換成——“好啊,當然可以玩。吃完飯就可以去了呢,呵呵。”

(沒有出現否定詞,都是“可以”,讓孩子感覺“允許”,不被強迫。)

7、行為造成結果,制止行為+明確後果,或者讓孩子“自食惡果”。

“不要碰熱水瓶!”(單純地制止行為)

換成——“熱水瓶很危險,熱水很燙,如果燙傷了會很疼。(明確後果)

(這屬於不能嘗試的惡果,只能由家長解釋清楚,明確告訴。)

“剛才叫你不要玩杯子!看,打碎了吧?”

換成——“你的杯子碎了,你現在沒有飲料喝了。”

(這是自然邏輯後果,如果家長不給孩子再倒一杯,以後他就知道了。)

“髒手不要往別人身上亂擦,髒S了!”

換成——“你的手把我的衣服弄髒了,現在你去給我洗乾淨。”

(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和責任。)

8、與其口頭嘮叨,不如採取行動。

家長反復強調,孩子還是明知故犯。“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這句話,證明了嘮叨是多麼的無效。怎麼辦呢?

如果你已經表明過立場和原則、心平氣和地講過道理、用肯定的方式與孩子交流過,孩子就是不聽,那麼,不要再多囉嗦,直接採取“行動”。

“不要打人!”

換成——平靜地抓住孩子的胳膊,用行動阻止他繼續打人。

“不要在大街上亂跑。”

換成——緊緊地抱住孩子的身體,平靜地阻止他的掙扎。

“不要爬窗臺。”

換成——把孩子抱下來,領到安全地帶。

“不能再買玩具了,你哭吧,哭也沒有用,不行!”

換成——把撒潑打滾的孩子抱到人少安靜的地方,接納孩子,傾聽孩子。

編後語:

我們限制和約束孩子,是為了説明孩子建立行為規範、明確道德標準、遵守規則等等。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將心比心:為什麼大人總是指揮我、命令我,總是粗暴嚴厲地制止我?用什麼樣的方式說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尋求更有效的說話方式。

也許,說“不”已經是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慣,要改變這個說話方式,確實很不容易。“改變總是讓人痛苦”,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大家經過有意識的“訓練”,也一定能做到。

當然,與孩子的說話方式,同樣適用於生活中其他方面,對老公、對婆婆、對親人、對朋友、對同事、對領導、對下屬,採用“肯定取代否定”的說話方式,都會更為有效。不信,請試一試?

幹嘛橫衝直撞的”。當這些否定式的語言從嘴裡冒出來的時候,就是在強化“不”之後的內容,就說明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不想要的東西上。

現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希望的事物上,每當你抱怨和抗拒的時候,請問一問自己:“那麼,我希望什麼樣呢?”然後,用正面的方式表達出來。其實,這也是我曾說過的“積極的思維”的一個表現,要讓正面的能量、積極的情感佔據你的大腦,影響你的語言行為,而不是被那些負面的消極的東西奴役。

試一下,“不要把玩具扔的亂七八糟”,換成“我希望所有的玩具都能歸位,擺整齊。”

那麼此時,你的大腦和對方的大腦,都集中在“歸位,整齊”上。

“你不要總是丟三落四”,換成“我希望你能記住今天的活動安排。”

“不要把你的臭襪子扔在沙發上”,換成“我希望襪子放在腳盆裡。”

“不要把你的新衣服弄髒了”,換成“我希望新衣服保持乾淨。”

“你不要亂跑”,換成“我希望你慢一點走。”

“你不要遲到”,換成“我希望你準時到達”

“你不要這麼膽小”,換成“我希望你更加勇敢。”

“不要東張西望開小差”,換成“我希望你更加專心。”

……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玩反義詞遊戲,有用嗎?有用,有用,真的非常有用!!!

第一,“我希望”的內容,是肯定的,是正面的,是積極的。不要忘記我們上面做的小測試,你的語言就是對聽眾大腦思維的引導。

第二,用這種肯定的方式說話,不帶抱怨,不帶責怪,不帶批評,聽眾會願意接受。

第三,更重要的原因是,對你自己來講,你的語言是你自己大腦思維的反應,當你表達出“我希望……”時,你正在使用宇宙中最強悍的“吸引力法則”,把你所希望的事物,帶到你的身邊!!!(有關吸引力法則,可以參考心理學知識。)

2、說“不”的同時,給孩子一個建議:“你可以……”即你允許他怎麼做。

上文寫到,說“不”的結果:第一,你不想讓對方做的事,他偏偏就做了。第二:對方不會去做你想讓他做的事,因為,你還沒有告訴他。所以,我們不妨直接告訴孩子,我想讓你做的事。

很多時候孩子不接受大人的勸阻,是因為你沒有告訴他可以怎麼做,僅僅發出否定的命令“你不要……”“你不能……”“你不准……”,這樣的話孩子會感覺被強迫、被壓制,卻找不到合理的途徑去做事。所以,當你說“不”的時候,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建議,也就是你允許他怎麼做。

笑笑曾經在怒不可遏時,出現了打媽媽、推洗衣機、砸爸爸電腦的行為,這些方式是不妥的,我當時立即阻止,但不是粗暴地阻止,而是平靜地阻止。孩子如果不依從,我溫和而堅定地執行,用簡單的話語表明我的原則,同時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建議:

“可以打床,不可以打媽媽。”

“可以推牆,不可以推洗衣機。”

“可以砸枕頭,不可以砸電腦。”

試一下“不能玩遙控器,跟你說過多少遍了?”換成 “不能玩遙控器,你可以玩遙控車、遙控船。”

“不能把蘋果皮扔在床上,髒S了,討厭!”換成 “果皮不能扔在床上,你可以扔在垃圾桶裡,也可以放在煙灰缸裡。”

“不要在飯桌上吐痰,怎麼回事啊,太不衛生了你!”換成 “飯桌是幹什麼的?吃飯的,所以,你可以吃飯。如果要吐痰,可以去衛生間,對嗎?”

3、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與其制止,不如給孩子一個替代的行為。

“不能玩菜刀,太危險了!”換成 “這是媽媽的菜刀,你的刀在蛋糕盒裡,你可以去用。”

“不要扔盤子!”換成 “看你的力氣不小,我們去扔玩具飛碟吧。”

“不要踢桌子!”換成 “哇,你越來越有勁了,走,踢球去。”

4、不僅要禁令那些錯誤的,更要解釋什麼是正確的。

“不許站在椅子上”換成 “椅子是用來坐的,不是用來站的。”

“不能扔積木,小心砸著人。”換成“積木是用來搭著玩的,不是扔的。”

“不要捏麵條,髒S了。”換成“麵條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像玩泥鰍一樣玩兒的。”

5、提供選擇,或者讓孩子參與制定選項,最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別玩了,該吃飯了。”換成“你可以選擇,再玩5分鐘,還是6分鐘?”(給孩子一個緩衝,比突然強行制止更有效。)

“別玩了,該睡覺了。”換成“你可以選擇,再聽2個故事,或者再做1個遊戲?”

孩子年齡小一點的時候,可能會“輕易上鉤”,你一旦提供選擇,他就做出“精彩二選一”。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他肯定會變機靈了,他當然要“討價還價”。沒關係,如果他說7分鐘就7分鐘,如果他說再聽3個故事也未嘗不可。關鍵是,我們要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平等溝通,商量著解決事情。另外,多給孩子自己選擇和做決定的機會,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責任心。

6、如果僅僅是當時不能做的事情,切忌一口回絕,給孩子留有希望。

孩子:“我想看動畫片。”

媽媽:“不行!作業沒寫完看什麼動畫片?去,快回房間去!”

換成——“好啊,可以看。我們早有約定,寫完作業就能看了。”

(兩句話的意思完全一樣,但是後者沒有粗暴制止,同時表明了原則。)

孩子:“我想出去玩。”

媽媽:“不吃飯還想出去玩?趕緊吃。”

換成——“好啊,當然可以玩。吃完飯就可以去了呢,呵呵。”

(沒有出現否定詞,都是“可以”,讓孩子感覺“允許”,不被強迫。)

7、行為造成結果,制止行為+明確後果,或者讓孩子“自食惡果”。

“不要碰熱水瓶!”(單純地制止行為)

換成——“熱水瓶很危險,熱水很燙,如果燙傷了會很疼。(明確後果)

(這屬於不能嘗試的惡果,只能由家長解釋清楚,明確告訴。)

“剛才叫你不要玩杯子!看,打碎了吧?”

換成——“你的杯子碎了,你現在沒有飲料喝了。”

(這是自然邏輯後果,如果家長不給孩子再倒一杯,以後他就知道了。)

“髒手不要往別人身上亂擦,髒S了!”

換成——“你的手把我的衣服弄髒了,現在你去給我洗乾淨。”

(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和責任。)

8、與其口頭嘮叨,不如採取行動。

家長反復強調,孩子還是明知故犯。“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這句話,證明了嘮叨是多麼的無效。怎麼辦呢?

如果你已經表明過立場和原則、心平氣和地講過道理、用肯定的方式與孩子交流過,孩子就是不聽,那麼,不要再多囉嗦,直接採取“行動”。

“不要打人!”

換成——平靜地抓住孩子的胳膊,用行動阻止他繼續打人。

“不要在大街上亂跑。”

換成——緊緊地抱住孩子的身體,平靜地阻止他的掙扎。

“不要爬窗臺。”

換成——把孩子抱下來,領到安全地帶。

“不能再買玩具了,你哭吧,哭也沒有用,不行!”

換成——把撒潑打滾的孩子抱到人少安靜的地方,接納孩子,傾聽孩子。

編後語:

我們限制和約束孩子,是為了説明孩子建立行為規範、明確道德標準、遵守規則等等。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將心比心:為什麼大人總是指揮我、命令我,總是粗暴嚴厲地制止我?用什麼樣的方式說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尋求更有效的說話方式。

也許,說“不”已經是我們根深蒂固的習慣,要改變這個說話方式,確實很不容易。“改變總是讓人痛苦”,我一直在努力,我相信大家經過有意識的“訓練”,也一定能做到。

當然,與孩子的說話方式,同樣適用於生活中其他方面,對老公、對婆婆、對親人、對朋友、對同事、對領導、對下屬,採用“肯定取代否定”的說話方式,都會更為有效。不信,請試一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