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震顫麻痹費用不一, 因病情而異, 三甲醫院均可治療此病, 該病多發生在50歲以後, 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 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 本病起病隱襲, 緩慢進行性加重, 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一旦患病, 請積極展開治療。
震顫麻痹主要表現: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 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 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 4~6次/s, 乃由協調肌和拮抗肌有節律的交替收縮所引起。 隨病情的進展, 震顫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 通常有肢重於下肢, 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後期出現。
二、肌強直:全身肌肉緊張度均增高。 四肢因伸屈肌張力增高, 致被動伸屈其關節時呈均勻一致的阻抗而稱為鉛管樣強直, 如伴有震顫則其阻抗有斷續的停頓感, 稱齒輪樣強直。 面肌張力增高顯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狀臉。 眼肌強直可有眼還需轉動緩慢, 注視運動時可出現粘滯現象。 吞咽肌及構音肌的強直則致吞咽不利、流涎以及語音低沉單調。 患者站立進呈低頭屈背、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 髖及膝關節略為彎曲的特有姿勢。
三、運動徐慢:表現為隨意運動始動困難、動作緩慢和活動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