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也可以發生原發性帕金森病, 但非常少見, 而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為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 其臨床特點是:
1.發病年齡多在10~25歲, 多有家族性發病傾向或明顯遺傳史。
2.病程短, 進展快, 容易伴有智力障礙。
3.以肌張力高, 動作遲緩多見, 常伴有錐體束征和其他系統損害。 靜止性震顫相對少見。
4.容易發生動眼危象。
5.青少年帕金森綜合征患者, 多見於病毒性腦炎、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或服用藥物所致。 在腦電圖、腦CT或MRI檢查中常有陽性所見。
6.原發性帕金森病應用複方左旋多巴治療, 有效期維持時間短, 出現“長期左旋多巴治療綜合征”較早。
Tips——帕金森病的由來
帕金森病 又稱震顫麻痹, 是一種影響患者活動, 身體不同部位運動失調的神經系統疾患。 1817年, 英國醫生詹姆士·帕金森發現一些老年人經常有手足震顫、發僵、行動遲緩等症狀, 便以“震顫麻痹”的名稱在醫學雜誌上發表文章。 為了紀念這位醫生, 以後其他醫生就用“帕金森病”來描述這種病人。 帕金森病這個名稱由此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