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動脈硬化症

動脈硬化患者常有心悸、心慌、胸痛、胸悶、頭痛、四肢涼麻、四肢酸懶、跛行等症狀。 動脈硬化的患者要少吃油膩食物, 少吃糖、鹽, 多喝白開水, 以便稀釋血液。

目錄 簡介 疾病成因 食療原則 食療選方 動脈硬化症簡介

動脈硬化是人體動脈的一種病變, 就是動脈管增厚、變硬、失去彈性, 最終可導致管腔狹窄, 血液迴圈異常, 引起其他併發症。 患者常有心悸、心慌、胸痛、胸悶、頭痛、頭暈、四肢涼麻、四肢酸懶、跛行、視力降低、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等症狀。

動脈硬化的患者要少吃油膩食物, 少吃糖、鹽, 多喝白開水, 以便稀釋血液。

在膳食中降低脂肪含量的同時, 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營養, 如瘦肉、去皮禽類和豆腐、豆干等。 多吃綠葉蔬菜、新鮮水果和粗糧, 增加粗纖維的攝入量, 減少腸道吸收脂肪和膽固醇量。

動脈硬化症疾病成因

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有多種, 其中最突出的“三大危險因數”是高血壓、高血脂和抽煙。 此外, 肥胖、糖尿並運動不足、高齡、家族病史、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以及脾氣暴躁等因素, 都有可能引發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症食療原則

控制總熱能攝入, 保持理想體重:建議平時多吃粗糧, 主食以粗糧為主, 如燕麥、糙米、粳米的功效與作用、黃小米、玉米、大豆和豆製品。

嚴格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多食用深海魚類、貝類, 如三文魚的功效與作用、干貝、海蜇、海蚌等。

忌食動物內臟、肥肉、油脂, 以及醃制食品。

提高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 少吃甜食:保證充足的膳食纖維的攝入。 多吃蔬菜及菌類食物, 如芹菜、黑木耳的功效與作用、洋蔥的功效與作用、香菇、冬瓜、百合的功效與作用、蠶豆、黃瓜、菠菜、油菜等。

日常飲食要清淡、少鹽:多吃水果, 如獼猴桃、橘子、鳳梨的功效與作用、草莓、葡萄等。

少飲酒:即使是有利身體健康的紅葡萄酒, 每天的飲用量也不宜超過100毫升。

動脈硬化症食療選方

●蜜橘雞丁

材料:雞脯肉200克, 蜜橘100克, 蛋清適量。

調料:鹽、味精、料酒、水澱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1.雞脯肉切成丁, 加鹽、蛋清、料酒、水澱粉攪勻待用;蜜橘去皮、核, 也切成同樣大小的叮2.炒鍋置中火上,

下油燒熱, 將雞丁放入滑散。 3.待雞丁變色時放入味精, 加少許開水;最後放入蜜橘丁, 烹炒均勻出鍋即可。

祛病功效:蜜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多吃可以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加速膽固醇轉化, 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的含量, 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

●絲瓜豆腐瘦肉湯

材料:絲瓜100克, 豆腐200克, 豬瘦肉50克, 火腿少許。

調料:蔥花、鹽、料酒、澱粉各適量。

做法:1.絲瓜洗淨, 去皮, 切片;豆腐切小塊;豬肉洗淨, 切絲, 加入鹽、料酒、澱粉上漿;火腿切絲。 2.鍋置火上, 倒入適量水燒沸, 下入肉絲, 再倒入豆腐塊、鹽, 燒沸後加入絲瓜片煮至絲瓜剛熟, 撒入火腿絲、蔥花即可。

祛病功效:此菜適合動脈硬化、冠心並高血壓等患者食用。

●山楂的功效與作用肉丁

材料:豬後腿肉250克,

鮮山楂10個。

調料:料酒、薑末、醬油、白糖、鹽、澱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1.肉切小丁, 用刀背輕拍, 拌入料酒、鹽、水澱粉, 裹上幹澱粉。 2.油燒熱, 將肉丁滑散, 撈出。 3.山楂去核, 加少許水煮爛, 壓泥。 4.鍋內放油燒熱, 薑末爆鍋, 倒入山楂泥翻炒, 再加少許醬油、白糖, 熬成稠厚鹵汁, 倒入肉丁, 翻炒均勻即可。

●雙耳紅棗的功效與作用湯

材料:黑木耳、銀耳各10克, 紅棗15枚。

調料:白糖少許。

做法:1.用溫水泡發黑木耳、銀耳, 洗淨後放入碗中。 2.在碗中加水、紅棗和少量白糖。 3.置入蒸屜, 隔水蒸1小時即可。

祛病功效:本方具有涼血活血之功, 連湯一起服食, 可以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

●菠菜洋蔥骨頭湯

材料:菠菜250克, 洋蔥50克, 豬骨100克, 土豆的功效與作用100克。

調料:料酒、胡椒粉、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將菠菜洗淨, 切碎;將洋蔥洗淨, 剝去老皮, 切絲;土豆洗淨切塊;豬骨剁碎。 2.將洋蔥絲、土豆塊、豬骨、胡椒粉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用大火煮沸。 3.去浮沫後再加料酒微火煮1小時, 加菠菜碎略煮, 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