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熊孩子該怎麼教育

怎麼教育熊孩子

耶魯兒童健康組織調查發現, 父母對兒童辱駡、訓斥、等行為, 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人體下丘腦會刺激分泌生長的激素, 打罵會造成孩子神經過度緊張和壓抑, 進而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導致發育不良。 爸媽們, 以後儘量別打罵孩子, 溝通和鼓勵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1、弄清意圖

對於熊孩子的教育, 首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這麼做?行為本身不是重點, 他們可能只是通過行為傳達某些觀點。 搞清楚動機, 才能更好地教育。

2、學會溝通

父母應該暗自多多留心孩子的行為, 一旦發現有好的行為習慣及時給與表揚,

現在的孩子早熟, 與孩子溝通要真誠表現出足夠的尊重, 千萬不要有“他是小孩子的念頭”。 行為上可以兒童化, 交談一定要生活化, 跟身邊的人怎麼交談就可以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跟孩子交談。 這樣他能感覺到你的尊重, 把他當成成人看待, 容易促使孩子形成自覺和自主的個性, 也就是乖孩子中的“小大人”。 當孩子有模仿大人的行為時, 不要驚嚇或制止, 同樣可以當成家中最親切的成人去對待去評價。 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

3、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身上很多隱性的優缺點都在無形的影響的孩子, 如果奪取鼓勵孩子勇敢、獨立、自主的去面對這個世界, 可以大大的減少父母缺點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只有培養孩子勇敢的去面對世界, 有責任感, 有擔當, 未來孩子的人生只會充滿陽光和成功。

4、習慣養成

孩子不需要太聰明, 太鋒芒畢露, 關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 不要輕易養成一個壞習慣, 否則你會發現, 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成習慣的時間。 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妥協, 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 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 就開電視讓孩子看, 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

5、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 習慣換位思考。 當你發現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時, 那就要注意說話的技巧, 寧可說一半, 說得外交辭令些, 也不要說假話。 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習慣于講道理的媽媽要說得簡潔明瞭。

6、切忌諷刺

孩子切不可打罵, 更不可對孩子能用侮辱諷刺的語言。 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 學會感恩。

怎麼預防孩子成為熊孩子

在抑制“熊孩子”行為方面, 布羅姆菲爾德提出了一條經驗法則:“少買, 少做”——儘管他承認這一點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 他說:“一個什麼都能得到的孩子是不會心存感激的。 從來不等待的孩子是永遠不會擁有耐心的。 ”

他說, 不要跟孩子做交易, 也絕對不要賄賂他們。 僅僅因為行為得體就獎賞他們只會讓未來的成本進一步增加。 與其因為完成家庭作業或者做家務就獎勵孩子吃霜淇淋, 不如在他們做好事時給予其精神獎勵。

此外, 不要對自然產生的後果進行干預。 例如, 他說,

如果玩具壞了, 僅僅對孩子表示同情即可, 不要忙不迭地換一個新的。 這一做法的意圖是讓孩子學會韌性, 並且克服挑戰, 儘管他們處在一個十分關愛支持他們的家庭裡。

專家表示, 關鍵在於設定一個底線, 並且堅持這個底線。 家務、零用錢和夏季短工(最好是體力勞動, 能夠教會孩子感同身受和看待問題的正確方法), 這些都能夠向孩子展示行動與後果之間的關係——這對於高素質的孩子和大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品質。

泰勒說:“被寵壞的孩子根本上說都是一些心存恐懼的孩子, 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沒有真正的控制。 他們的所作所為沒有任何效果。 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 要相信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力。

如果有些事情不那麼順利, 我們可以有所應對。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