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專家觀點:孩子通過打架可逐漸適應集體活動

大多數寶寶特別是獨生子女, 生下來就處於無競爭的環境之中。 在家, 他是全家人的小寶貝;出門玩耍, 由於每家的孩子都會帶著玩具和糖果, 你吃我的, 我玩你的, 彼此都對他人手中的東西感興趣, 又有家長在一旁看護和教育, 交換過程中從未發生過大的爭執。 而上幼稚園後, 小孩之間的“戰爭與和平”開始了。 有了爭鬥, 寶寶的自我意識飛速發展, 表現在準確地使用“你”、“我”。 可見, 在競爭環境中, 寶寶的心理發育水準提高很快;同時, 寶寶也學會了用攻擊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打架看似小問題, 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

家長不願孩子當‘狼’, 也不忍心他(她)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 ”兒童教育專家馮德全教授認為, 不能簡單地以“還手還是不還手”看待此問題, 關鍵在於樹立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的方式。 “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 怎樣讓孩子掌握好這個‘度’, 尤為重要。 ”

馮教授認為, 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孩子被打後回家哭, 父母在此時應該引導其自己找到解決方式。

他舉例:父母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被打, 讓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先有不當, 若孩子沒有不當之處, 教孩子向對方表達抗議, 倘若遇上不講道理、專愛欺負弱者的孩子, 不妨鼓勵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幹上一架, 讓對方知道欺負人的結果。

馮教授介紹,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據當時的情境, 自己和對方的力量對比, 以及老師的態度, 決定自己是還手、躲避、和這個孩子化敵為友, 還是去請大人幫忙。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 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辦法, 也並不總意味著怯弱, 有時反而是機智的表現, 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

最後, 馮教授鼓勵家長不妨讓孩子學會打架, “孩子通過打架可以逐漸適應集體活動, 並從中學會許多知識, 如挨打時何等痛苦、怎樣調節情緒、如何激怒對方、怎樣相互原諒等。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