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癱康復訓練水療是怎麼樣的一種方式呢?腦癱的水療康復法一般1小時左右, 較大兒童可稍長些, 水療前要說服病兒, 實地觀察, 消除恐懼心理後再入水, 入水後要注意安全, 時刻觀察病兒的全身變化。 水療可分為冷熱敷、局部或全身溫水浴、淋浴或游泳。 具體方法如下:
冷熱敷:簡單易行, 適於家庭應用, 用於局部痙攣或局部撞傷。 用熱水袋內裝500ml熱水或小冰塊, 外包一層厚毛巾敷於局部。 一般每次3~5分鐘。
局部或全身溫水浴:適於家庭應用。 如果是雙下肢或雙上肢癱, 可用局部浴;如果全身受累, 則應選全身浴。
淋浴:利用噴頭噴出的水線的刺激作用, 促進肌肉活動。 長時間噴某一處也有鬆弛鎮靜作用。 水溫可自行調節, 一般以4245℃, 持續20~30分鐘。
游泳:游泳是小兒很喜歡的活動, 由於水具有向上浮的作用, 在水中的活動變得輕鬆容易。 為腦癱兒童所偏愛, 由於體位的不同, 水的浮力可起輔助、支持或阻抗作用。 一般來說, 向水面活動, 浮力起輔助作用, 如站在水中, 上肢從一側體側上抬, 浮動方向與浮力相垂直時, 浮力則起支持作用;如仰躺于水面時,
游泳池是進行步行訓練的好場所。 由於浮力作用, 在水中, 一個人只承受為體重l/l0的重量, 因此在水中步行似有失重感, 極其輕鬆自在。 在陸地上不能行走的小兒, 到了水中, 會不自主地邁步。 家長不妨試著練習小兒在水中走路, 但水的深度不要超過病兒的上胸部, 因為水太深會影響呼吸, 大人站在小兒對面拉著他的手.訓練其平衡功能。 由深水處步行轉為淺水處步行, 再到陸地上步行, 並減少家長的輔助力量, 從而逐漸增加步行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