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有些人會那麼自負?

有這樣一則笑話:一隻兔子在路上散步, 突然看到一隻螞蟻正趴在路中央, 身子向前俯, 兩隻後腿高高的伸向天空。 兔子好奇地問:“螞蟻先生, 你在做什麼呀?”螞蟻趕忙做出一個讓兔子不要聲張的姿勢, 小聲地說:“一會兒大象要從這裡經過, 我要狠狠地絆他一跤!”

自負心理就是盲目自大, 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 失去自知之明。 自負的人總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有的固執己見, 唯我獨尊, 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 自負的人也很少關心別人, 習慣從自己的利益出發, 不太顧及別人,

因此與他人關係疏遠。

什麼人容易自負

缺乏自我認識的人。 生活中常有些人缺乏自知之明, 縮小自己的短處, 又把自己的長處看得十分突出, 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高, 對別人的能力評價過低, 自然就產生了自負心理。 這種人往往好大喜功, 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就認為自己了不起, 成功時完全歸因於自己的主觀努力, 失敗時則完全歸咎於客觀條件的不合作, 過分的自戀和自我中心, 把自己的舉手投足都看得與眾不同。

極力維護自尊的人。 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別強烈, 為了保護自尊心, 在交往挫折面前, 常常會產生兩種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護心理。 一種是自卑心理, 通過自我隔絕, 避免自尊心的進一步受損;另一種就是自負心理,

通過自我放大, 獲得自卑不足的補償。 例如, 一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很好的學生, 生怕被經濟條件優越的同學看不起, 裝清高, 在表面上擺出看不起這些同學的樣子。

被父母過分嬌寵的人。 家庭教育是一個人自負心理產生的第一根源。 對於青少年兒童來說, 他們的自我評價首先取決於周圍的人對他們的看法, 家庭則是他們自我評價的第一參考系。 父母寵愛、誇讚、表揚, 會使他們覺得自己“相當了不起”。

缺少生活挫折的人。 人的認識來源於經驗, 生活中遭受過許多挫折和打擊的人, 很少有自負的心理, 而生活中的一帆風順, 則很容易養成自負的性格。 獨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如果他們在學校又學校出類拔萃,

老師又寵愛他們, 就會養成自信、自傲和自負的個性。

自負心理的矯正

提高自我認識。 要全面的認識自我, 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不可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抓住一點不放, 未免失之偏頗。 認識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評價, 應該放在社會中去考察, 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能力的獨到之處。 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 同時又有不如人的地方, 與人比較不能總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不足, 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

懂得謙虛。 沒有一個人能夠有永遠驕傲的資本, 因為任何一個人, 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 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 徹底研究會了。 所以, 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氣揚。

如果是那樣的話, 則必然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後人超過。

平等待人。 自負者視自己為上帝, 無論在觀念上還是行動上都無理地要求別人服從自己。 平等相處就是要求自負者以一個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與別人等交往。 一個人想讓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就要怎樣去對待別人。

學會接受批評。 自負者的致命弱點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 接受批評即是針對這一特點提出的方法。 它並不是讓身負者完全服從於他人, 只是要求他們能夠接受別人的正確觀點, 通過接受別的人批評, 改變過去固知己見、唯我獨尊的形象。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負。 既要看到自己的過去,

又要看到自己的現在和將來。 “好漢不提當年勇”, 輝煌的過去可能標誌著一個人過去是個英雄, 但它並不代表著現在, 更不預示著將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