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一歲看大, 三歲看老。 的確, 一歲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重要轉折階段, 也是孩子飲食方式的轉型期。 如何引導孩子從幼時的母乳餵養、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成人食物, 怎樣的飲食才是健康有益的, 無疑是年輕父母非常關心的話題。
飲食搭配:3+2
寶貝女兒妮妮下周就滿一周歲了, 宋英一家子滿心歡喜之餘, 也開始為孩子的膳食犯起愁來。 母乳早在六個月前就停了, 後來都是給妮妮吃的米糊, 現在孩子一歲了, 吃固體食物應當沒問題了。 可是, 小嬰兒胃口跟大人肯定不一樣, 具體每天安排多少餐次,
愛心支招:l~2歲幼兒正處於飛速發育的階段, 因而需要供給大量的營養素。 另一方面, 他們的胃容量尚小, 一次不能承擔大量食物的消化, 故一般建議幼兒每天進食5~6餐, 每餐相隔約2~2.5小時, 即以三餐作為主食, 再加上至少兩次點心作為輔食。 這就是所謂的飲食搭配3+2。
三餐主食的內容可基本與成人膳食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 幼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因此, 食物的烹調加工, 要做到軟、爛、碎和易消化, 菜和肉要切碎, 儘量做到色、香、味俱佳, 以促進幼兒食欲。
在食物搭配上, 應包括主食、高蛋白質食物、蔬菜和適量的脂肪。 主食以容易消化的粥、爛飯、饅頭、米糊、爛面等為主, 偶而可以粗細糧(小米、玉米粉、麥片)搭配;蛋白質須儘量選取較好的動物食品,
2~3次點心可安排在三餐之間及睡前, 內容可以牛奶、豆漿及少量幹點麵食為主, 也可以是一個雞蛋加一小碗稀飯, 或者一小碗肉絲麵, 又或者是半個水果加幾塊薄脆餅乾等, 但不應只以水果充當點心。 以點心作為幼兒的零食, 可及時彌補幼兒因生長和玩耍所耗費的營養和能量。 要注意的是, 零食不能零散進食, 也要講究計畫和規律, 吃零食的時間宜在飯前兩小時, 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有胃口吃正餐;而在零食的選擇上,
吃什麼父母做主, 吃多少孩子決定
大多數父母都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觸:帶孩子, 最磨人的莫過於哄孩子吃飯。 為了讓孩子吃口飯, 家長不得不出盡百寶, 又逗又唱, 有時還要耍好幾出把戲, 追著孩子滿屋子跑。 孩子吃飯難, 原因何在?或者你未曾想過, 其實這也包括家長的一些錯誤心理在內。
愛心支招:不少家長認為, 孩子吃得越多, 才能長得越快越好, 於是就填鴨式地拼命給孩子塞食物, 殊不知這麼一來, 孩子的胃口反而被撐壞了。 吃飯對孩子而言, 不啻成了一種負擔, 孩子甚至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 孩子一天的總食量基本上是保持恒定不變的,
總的來說, 孩子吃什麼, 可由父母做主;至於吃多少, 則是孩子說了算。 作為父母, 重要的是選擇和調配適合孩子口味, 同時營養兼備的食物, 至於吃多少, 孩子自己會知道, 強迫的結果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另一方面, 我們亦注意到, 家長如果沒定時定點給孩子飲食, 卻一味地遷就孩子的玩心, 讓孩子邊吃邊玩, 東遊西蕩, 這種餵食方法就容易影響孩子的正常進食。 因此, 我們強調, 從孩子一歲開始, 就應培養他們規律飲食的良好習慣, 否則再大點就很難糾正了。
陳悅的寶寶剛過一周歲生日,
愛心支招:誠然, 周歲期間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 他們需要大量營養素維繫其成長的步伐。 那麼, 如何保證各種營養元素順利攝入呢?毫無疑問, 各類自然膳食就是獲取營養的最佳途徑, 食物中蘊含的營養價值和安全性是一般的營養滋補品無法比擬的。
1.膳食補鈣 鈣是孩子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一歲後的幼兒,每日需要600毫克鈣。而在所有天然食品中,含鈣量高、吸收性能好的佼佼者非牛奶莫屬。因此,孩子一歲之後,你應該每天為他準備不少於三頓,總量不少於500毫升(按標準沖調,可提供超過500毫克的鈣)的牛奶,才能滿足孩子對鈣的需求。牛奶有鮮牛奶、盒裝純牛奶、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之分,在家庭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配方奶粉是孩子的最佳選擇,因為它經過加工後還注入了其他一些適合孩子生長發育的營養元素。
豆製品也富含鈣質,如每100克豆腐就含鈣300毫克。而肉末、豆腐乾、油菜絲也是適合寶寶脾胃的高鈣菜肴,其製作方法是:將瘦豬肉20克剁成肉末,豆腐乾(或豆腐片)30克、油菜30克分別洗淨切絲。熱鍋放油後,下肉末煸炒。隨後放入幾顆蔥花和已切好的豆腐乾絲,添適量水,燒片刻後,再加入油菜絲、細鹽翻炒即成。每天可食用一次。
2.防貧血菜譜 孩子4~6個月後,機體內的貯存鐵將逐漸被消耗,而主食中的母乳和奶粉鐵含量卻很低,因此,如果不注意飲食補充,孩子極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甚至影響他們日後的學習能力。
補充鐵質的最好食物是動物肝臟,每100克豬肝就含有22.6毫克鐵。其次是動物全血、芝麻醬、大豆、牛腎,以及瘦肉、蛋黃等。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因有助於鐵的吸收,也應適當進食。肝末蛋羹是適合孩子的富鐵菜譜,其製作方法是:將豬肝30克切片,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後,撈出剁成肝末,放入碗內。再將雞蛋一個磕入碗中,加入少量蔥花、細鹽,放少量水調勻,待蒸熟後加少許香油即成。每週可食用2~3次。
3.DHA健腦 沒有哪一種單一的食物可以使孩子長得更聰明,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對一歲前後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視覺敏銳度有著特殊的促進作用。DHA在深海魚中含量較多,鮪魚、鯖魚(青花魚)、秋刀魚、鰻魚和沙丁魚等含量尤其豐富,因此,在孩子的日常菜肴中,不妨多選擇這類魚。
編輯推薦:
辨別:寶寶飲食民間傳言的對與錯
1~3歲寶寶日常如何吃水果最科學
為嬰兒添加輔食 米湯是最佳選擇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1.膳食補鈣 鈣是孩子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一歲後的幼兒,每日需要600毫克鈣。而在所有天然食品中,含鈣量高、吸收性能好的佼佼者非牛奶莫屬。因此,孩子一歲之後,你應該每天為他準備不少於三頓,總量不少於500毫升(按標準沖調,可提供超過500毫克的鈣)的牛奶,才能滿足孩子對鈣的需求。牛奶有鮮牛奶、盒裝純牛奶、普通奶粉和嬰幼兒配方奶粉之分,在家庭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配方奶粉是孩子的最佳選擇,因為它經過加工後還注入了其他一些適合孩子生長發育的營養元素。
豆製品也富含鈣質,如每100克豆腐就含鈣300毫克。而肉末、豆腐乾、油菜絲也是適合寶寶脾胃的高鈣菜肴,其製作方法是:將瘦豬肉20克剁成肉末,豆腐乾(或豆腐片)30克、油菜30克分別洗淨切絲。熱鍋放油後,下肉末煸炒。隨後放入幾顆蔥花和已切好的豆腐乾絲,添適量水,燒片刻後,再加入油菜絲、細鹽翻炒即成。每天可食用一次。
2.防貧血菜譜 孩子4~6個月後,機體內的貯存鐵將逐漸被消耗,而主食中的母乳和奶粉鐵含量卻很低,因此,如果不注意飲食補充,孩子極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甚至影響他們日後的學習能力。
補充鐵質的最好食物是動物肝臟,每100克豬肝就含有22.6毫克鐵。其次是動物全血、芝麻醬、大豆、牛腎,以及瘦肉、蛋黃等。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因有助於鐵的吸收,也應適當進食。肝末蛋羹是適合孩子的富鐵菜譜,其製作方法是:將豬肝30克切片,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後,撈出剁成肝末,放入碗內。再將雞蛋一個磕入碗中,加入少量蔥花、細鹽,放少量水調勻,待蒸熟後加少許香油即成。每週可食用2~3次。
3.DHA健腦 沒有哪一種單一的食物可以使孩子長得更聰明,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對一歲前後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視覺敏銳度有著特殊的促進作用。DHA在深海魚中含量較多,鮪魚、鯖魚(青花魚)、秋刀魚、鰻魚和沙丁魚等含量尤其豐富,因此,在孩子的日常菜肴中,不妨多選擇這類魚。
編輯推薦:
辨別:寶寶飲食民間傳言的對與錯
1~3歲寶寶日常如何吃水果最科學
為嬰兒添加輔食 米湯是最佳選擇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