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粳米

粳米

別名:白米、粳粟米、稻米、大米、硬米。

性味:甘, 平。

歸經:入脾、胃經。

入藥部位:禾本科粳米, 以種子入藥。

形態特徵: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 米粒豐滿肥厚, 橫斷面近於圓形, 長與寬之比小於二, 顏色蠟白, 呈透明或半透明, 質地硬而有韌性, 煮後粘性油性均大, 柔軟可口, 但出飯率低。 粳米根據收穫季節, 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 早粳米呈半透明狀, 腹白較大, 硬質粒少, 米質較差。 晚粳米呈白色或蠟白色, 腹白小, 硬質粒多, 品質優。

粳米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30g;或水研取汁。

粳米的功效作用

功效:溫中和胃, 益氣止泄。

主治:主治煩躁口渴, 赤痢熱躁, 傷暑發熱。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 應用自然長菌風化陳年(3年以上)的糯木粽子, 剔去其發黑者, 80℃焙乾, 磨粉, 做成水混懸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 給小鼠接種腹水型肝癌後, 每天灌服水混懸液或皮下注射水或乙醇提取液, 連續10天, 對於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分別為77.6%、56.4%和52.1%。 在腹水塗片上看到用藥組的癌細胞退變現象都較對照組為著, 肉眼觀察, 對照組腹腔內腫瘤生長較給藥組廣泛, 粘連情況也較嚴重。 但接種癌細胞後11天, 對照組與用藥組動物死亡情況並無明顯差異。

粳米的禁忌

《綱目》:“炒米湯不去火毒, 令人作渴。 ”

《食療本草》:“新熟者動氣, 常食乾飯, 令人熱中,

唇口幹;不可和蒼耳食品店之, 令人卒心痛;不可與馬肉同食之, 發痼疾。 ”

粳米的附方

①治霍亂狂悶, 煩渴, 吐瀉無度, 氣欲絕者:淡竹瀝一合, 粳米一合(炒, 以水二盞同研, 去滓取汁)。 上二味, 和勻頓服之。 (《聖濟總錄》竹瀝飲)

②治赤痢熱躁:粳米半升。 水研取汁, 入油瓷瓶中, 蠟紙封口, 沉井底一夜, 平旦服之。 (《普濟方》)

③治受胎未足, 初生無皮, 色赤, 但有紅筋:早白米粉撲之。 (《聖濟總錄》)

粳米的相關論述

①甯原《食鑒本草》:“粳米, 即今之白晚米, 惟味香甘, 與早熟米及各土所產亦白大小異族四、五種, 猶同一類也, 皆能補脾, 益五臟, 壯氣力, 止泄痢, 惟粳米之功為第一耳。 ”

②《本草蒙筌》:“粳米, 傷寒方中, 亦多加入, 各有取義, 未嘗一拘。 少陰證, 桃花湯每加, 取甘以補正氣也;竹葉石膏湯頻用,

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湯入手太陰, 亦同甘草用者, 取甘以緩之, 使不速於下爾。 ”

③《綱目》:“梗稻六、七月收者為早粳, 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為遲粳, 十月收者為晚粳。 北方氣寒, 粳性多涼, 八、九月收者, 即可入藥;南方氣熱, 粳性多溫, 惟十月晚稻氣涼, 乃可入藥。 ”“按羅天益《寶鑒》雲, 粳粟米粥氣薄味淡, 陽中之陰也。 所以淡滲下行, 能利小便, 又張耒《粥記》雲, 每日起, 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虛, 穀氣便作, 所補不細, 又極柔膩, 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之妙訣。 ”

④《本草經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 為五穀之長, 人相賴以為命者也。 其味甘而淡, 其性平而無毒, 雖專主脾胃, 而五臟生氣, 血脈精髓, 因之以充溢, 周身筋骨肌肉皮膚, 因之而強健。 《本經》益氣止煩止泄,

特其餘事耳。 ”

⑤《隨息居飲食譜》:“粳米甘平, 宜煮粥食, 功與秈同, 秈亦可粥而粳較稠, 粳亦可飯而秈耐饑。 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強食亦能致病戕生, 患停飲者不宜吸粥。 痧脹霍亂雖米湯不可入口, 以其性補, 能閉塞隧絡也。 故貧人患虛證, 以濃米飲代參湯。 至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以其較秈為柔, 而較糯不粘也。 炒米雖香, 性燥助火, 非中寒便瀉者忌之。 又有一種香粳米, 自然有香, 亦名香珠米, 煮粥時加入之, 香美異常, 尤能醒胃。 凡煮粥宜用井泉水, 則味更佳也。 ”

木靈芝 山藥 白術 黃芪 紅芪 人參葉 太子參 紅參 黨參 飴糖 高麗參 西洋參 霞天膏 帶魚 糯米 峨參 黍米 羊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