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來自從患了乙型肝炎之後,
總是覺得肝區不舒服,
也說上來多痛,
但是那勁兒上來之後,
像針紮一樣,
但是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一會兒就過去了,
可是總這樣,
讓他覺得很不是難受,
有時候真想吃點藥緩解一下,
但卻不知吃什麼藥好。
肝區不舒服,
首先我們從西醫的角度來分析下引起的原因,
肝臟表面的有一層肝包膜,
分佈有很多感覺神經。
肝臟發炎時引起肝細胞腫大,
使肝包膜處於緊張狀態,
撐腎的肝包膜刺激感覺神經後引起脹痛,
鈍痛,
重壓感或針刺樣疼痛,
持續時間較長,
程度較重,
不可自行緩解,
是肝細胞損害的臨床表現。
另外在疾病的恢復期,
肝臟修復,
肝細胞充血水腫改善,
牽拉包膜也會出現肝區不適,
但往往以刺痛為主,
且持續時間很短,
程度較輕,
可自行緩解,
是疾病恢復的表現。
西醫的鎮痛藥對肝臟有損害,
且療效欠佳。
中醫則通過相關臨床表現,
通過伴隨症狀進行辨證治療,
可以取得滿意效果。
對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質起到很好的作用。
對於脅肋脹痛,
走竄不定,
甚則引及胸背肩臂,
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
胸悶腹脹,
噯氣頻作的肝鬱氣滯證患者,
可選用疏肝理氣藥如“柴胡疏肝散”加減;脅肋脹痛或刺痛,
口苦口膩,
胸悶納呆,
噁心嘔吐,
小便黃赤,
大便不爽,
或兼有身熱惡寒,
身目發黃的肝膽濕熱證患者,
可選用清熱利濕藥如“龍膽瀉肝湯”加減;脅肋刺痛。
在用藥方面,
需針對不同的情況,
採取“對症用藥、對因用藥”等原則,
所以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
用藥前需事先諮詢醫生,
以免出現用錯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