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肺的中藥

養生之道網導讀:

夏季暑熱高溫, 人們總呆在空調房裡, 空調房空氣迴圈不好, 久之容易出現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如咳嗽、氣悶氣短等, 有這些狀況的朋友不妨用些養肺的中藥調理。 那麼, 養肺的中藥有哪些呢?下面介紹常見的8種, 來看看吧。

養肺的8種中藥:

1、百合

百合能養陰潤肺, 清心安神。 主治陰虛久咳, 痰中帶血, 熱病後期餘熱未清, 或神智不遂引起的虛煩驚悸, 失眠多夢, 精神恍惚, 癰腫、濕瘡。 《本草綱目》記載, 治腹脹心痛, 利大小便, 補中益氣, 溫肺止咳, 安心定膽益志, 養五臟, 治產後血暈。

2、銀耳

銀耳又叫做是白木耳、雪耳以及銀耳子等,

其有“菌中之冠”的美稱。 中醫指出, 銀耳性平, 味甘, 是名貴的營養滋補的佳品, 同時還是扶正強壯的補藥。 銀耳具有補脾開胃、益氣清腸以及滋陰潤肺的功效。

3、川貝

川貝其性涼, 甘平, 入肺經、胃經。 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幾乎是人盡皆知。 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 故配伍在很多用於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 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 應用歷史悠久, 療效顯著, 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 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 是一味治療久咳痰喘的良藥。 如秋梨膏、川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貝。

4、杏仁

杏仁苦、微溫、有小毒。 能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

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 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 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 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皮膚微循環, 使皮膚紅潤光澤。 而杏仁的毒都存在于皮裡面, 而且僅僅是微毒, 但建議食用時最好先去皮。

5、西洋參

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 入心、肺、腎經, 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 《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 生津液, 除煩倦, 虛而有火者相宜。 ”除此之外, 西洋參有助於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 、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 日常生活中西洋參的食法多種多樣, 無論是煲湯還是泡水,

可謂藥食相宜。

6、玉竹

玉竹味甘、性平, 入肺、胃二經。 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 用於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症。 《本草綱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 及勞瘧寒熱, 脾胃虛乏, 男子小便頻數, 失精, 一切虛損”。

7、桔梗

桔梗味苦、辛, 性平, 歸肺經。 功能開宣肺氣、祛痰止咳、利咽散結、寬胸排膿, 常用以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等病症。 如治風寒咳嗽, 痰白清稀, 配紫蘇、杏仁等, 如杏蘇散;治風熱或溫病初起咳嗽痰黃而稠, 配桑葉、菊花、杏仁等, 如桑菊飲;治痰阻氣滯, 肺失宣降, 胸膈痞悶, 每配枳殼、瓜蔞皮等。

8、黃精

黃精歸脾、肺、腎經。 《本草綱目》:能補中氣, 除風濕, 安五臟, 黃精補五勞七傷, 強筋骨, 耐寒暑, 益脾胃, 潤心肺。 單品蒸後曬乾服食能潤肌膚, 耐饑餓。 李時珍說:黃精接受戊己淳氣, 故為補黃宮佳品, 補各種虛損, 填精髓, 除熱寒, 殺蟲。 《神仙芝草經》記載:黃精能寬中益氣, 調養五臟, 使肌肉充健、骨骼堅硬、氣力倍增、面色紅潤、白髮轉黑、牙齒複生。

看了以上的介紹, 現在你知道養肺的中藥有哪些了吧, 希望能幫助到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