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有好幾個名稱,
比如雞頭米、雞頭實、雞頭果、雞嘴蓮等,
更被譽為“水中人參”。
據知,
芡實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約為75%,
而脂肪只含0.2%,
所以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它不但能健脾益胃,
還能補充營養素,
平時消化不良,
或出汗多又容易腹瀉的,
經常吃芡實粥,
或煮紅糖水喝,
效果不錯。
如果芡實與瘦肉同燉,
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也有好處。
我們在市場上買來的芡實呈半圓形,
表面有棕紅色內種皮,
一端為黃白色。
它屬於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
果實成熟後收成,
除去果皮,
取出種子,
洗淨,
市場上的芡實呈半圓形, 表面有棕紅色內種皮, 一端為黃白色。 (李白娟攝)
《本草綱目》記載:“芡實能治遺精”。 方法是用60克芡實、15克北芡同煮爛。 此外, 常吃芡實對老年人的尿頻症有助益。
中醫師黃懷得說, 芡實雖然有很多營養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等, 但芡實性質較固澀收斂, 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 一般人也不適合把它當主糧吃。
黃懷得提醒, 有人有芡實敏感的症狀。 他本身就見過兩個芡實過敏的病人, 吃芡實後出現皮膚搔癢、唇腫、眼紅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