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種常見症狀, 感冒、咽炎、喉炎、哮喘、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都能引起咳嗽。 從生理角度講, 它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活動, 能將呼吸道內的痰液和異物排出體外, 從而保護呼吸道的清潔與通暢。 輕微和偶而的咳嗽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會隨著痰液的排出, 一般短時間內可自愈, 不必服用止咳藥。
但是劇烈而頻繁的咳嗽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狀, 不僅使人痛苦、影響休息、工作、學習和睡眠, 損傷呼吸道粘膜, 還增加體力消耗, 時間久了甚至會引起肺氣腫及其它併發症。 ?
通常當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及胸腔等器官受刺激後,
通過阻斷外周感受器而達到止咳目的止咳藥為外周性止咳藥, 主要包括局部麻醉性鎮咳藥、支氣管解痙性鎮咳藥、粘膜保護性鎮咳藥, 當然某些鎮咳藥兼具中樞性和外周性的鎮咳作用。 ?
在一般情況下, 選擇止咳藥, 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症用藥, 很快就會達到止咳目的。 中樞性止咳藥由於對其它中樞可產生一定影響,
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劑量服用是不會上癮的, 但是有人止咳心切, 大量連續服用或濫用, 尤其是中樞類鎮咳藥如可待因類、阿片類均有耐受性和成癮問題, 主要是這類藥物對中樞神經的鎮靜作用使人能產生欣快感, 在止咳的同時消除了人們對疾病的焦慮、緊張與不安的情緒, 對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來說這類藥物的應用就存在隱患, 某種止咳露成癮中毒現象就屢有發生, 應引以為戒。
咳嗽尤其是刺激性乾咳, 咳嗽難以入睡, 自己難受不說還影響他人。 有的人往往把止咳藥放在床頭, 咳就喝上兩口, 感覺是舒服多了, 但是中樞性鎮咳藥是藥也是毒, 在適應症和應用劑量及時間上, 很有可能一念之差就會誤入歧途。
對此善良的人們, 在止咳的同時要有清醒的認識, 不要一味追求止咳效果, 是藥三分毒, 中樞性鎮咳藥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