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肢關節脫位常見的病症有哪些

大家對於下肢關節脫位都有哪些認識呢?其實下肢關節脫位主要包括了腳踝和膝蓋等等的脫位他們的脫位都可算為下肢關節脫位, 那麼在生活中, 我們怎麼樣進行診斷下肢關節脫位, 如果下肢關節脫位發生了, 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處理呢?今天, 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這些, 希望大家能有所瞭解。

【解剖生理】

髖關節為一典型的杵臼關節, 是人體最穩定的關節, 由髖臼和半球的股骨頭構成。 髖臼深而大, 邊緣有一層環狀纖維軟骨圍繞其上方、前方和後方, 能容納整個股骨頭的三分之二左右。

股骨頭和股骨頸通過堅厚的關節囊和圓韌帶與髖臼相連,

其前方有強大的髂股韌帶, 後面有恥骨關節囊韌帶和坐骨關節囊韌帶附著。 股骨頸的大部分被關節囊包繞, 關節周圍有豐富的肌肉群加固, 使髖關節在結構上更加穩定。

所以, 非強大暴力是不會引起髖關節脫位的。 該關節在解剖結構上雖然相當穩固, 但也存在著其結構上的缺陷, 因在股骨頸的後外方中下三分之一處尚顯露於關節囊之外, 並缺乏韌帶和肌肉的保護, 因此, 髖關節脫位常系股骨頭向後移位, 前脫位和中央型脫位則少見。

【病因病理】

髖關節脫位, 多由強大的間接暴力所致。 根據脫位後股骨頭移位的方向, 可分為向前脫位、向後脫位、中央型脫位三種類型。

股骨頭停留在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聯線的前方者, 稱為前脫位;停留在該線後方者, 稱為後脫位;股骨頭衝破髖臼底部而進入盆腔者, 稱為中央型脫位。

當髖關節屈曲九十度大腿內收位時, 股骨頭僅有一半在髖臼內, 另一半頂於髖臼的後上方並使該部關節囊緊張。 此時, 若暴力沿股骨幹縱軸衝擊髖關節, 股骨頸被髖臼前內緣阻擋, 形成杠杆的支點, 可使股骨頭穿破關節囊的後部而脫出。 例如攣腰跪地時, 下腰部或骶髂部突然被重物撞擊;或在坐位時, 膝前部受到暴力衝擊, 均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 有時合併髖臼後緣骨折、股骨頭骨折, 或坐骨神經受到移位的股骨壓迫、牽拉而損傷。

當髖關節因外力急劇過度外展時,

大轉子頂端與髖臼上緣接觸, 傷力再使肢體外旋, 股骨頭受杠杆作用而被頂出髖臼, 穿破關節囊的前方, 移位於恥骨或閉孔部位, 形成前脫位。 若股骨頭停留在恥骨橫支面, 可擠壓股動脈, 導致血液迴圈障礙;若股骨頭移位於閉孔前方, 則可能壓迫閉孔神經。

當暴力直接作用於股骨大粗隆外側, 或髖關節輕度外展時, 暴力沿股骨縱軸向上傳導, 股骨頭撞擊髖臼底部, 可引起股骨頭穿破髖臼底連同骨折片部分進入盆腔內, 而形成中央型髖關節脫位。 常引起盆腔內臟器損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下肢關節脫位在診斷的時候可以通過問診和觸診就可以進行判斷了, 而且下肢關節脫位還是會經常的有受過外傷的歷史。

而且下肢關節脫位主要還是發生在於年輕力壯的小夥子, 主要還是因為在運動的時候不注意保養, 從而最後導致下肢關節脫位, 所以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脫位後, 髖部有明顯的疼痛、瘀腫、活動功能障礙, 不能站立行走。 根據脫位的方向不同, 其臨床症狀、體征亦有明顯差異。

(1)後脫位 1.傷後即感髖部疼痛, 下肢功能喪失, 仰臥困難;2.傷肢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下肢縮短, 膝落於健側大腿上, 足趾接觸健足內側緣;3.臀部明顯隆起, 可摸的脫位的股骨頭;4.X線片可明確診斷, 並可發現有無合併骨折。

(2)前脫位 1.傷肢較後脫為長, 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 膝部內翻、足外側可接觸床面, 功能喪失, 髖部腫痛;2.髖部外側平坦, 臀部凹陷, 在腹股溝處可摸到股骨頭;3.X線檢查,

可提示股骨頭移位元的情況及有無合併骨折。

(3)中央型脫位 1.股骨頭移位元輕者, 僅有局部疼痛、腫脹及輕度髖關節活動障礙, 無特殊肢體畸形;2.股骨頭移位嚴重者, 除有疼痛、腫脹表現外, 可見傷肢外旋、短縮、大轉子內移, 功能喪失;3.若骨盆骨折, 有血腫形成, 傷側下腹部壓痛;肛門指檢時, 常在傷側觸到包塊(股骨頭)及疼痛;4.X線檢查, 可顯示髖臼底部骨折與凸入盆腔的股骨頭。 此種損傷, 常伴有盆腔內臟器損傷及休克, 預後欠佳, 應轉外科手術處理。

根據典型的病史、症狀、體征, 結合X線片的提示, 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常用復位方法如下:

(1)屈髖撥伸迴旋法 病人仰臥位, 助手用雙手按壓兩側髂前上棘部, 以固定骨盆。 術者面對病人,騎跨于屈髖、屈膝各九十度位的傷肢小腿部,用雙手托握其國窩部,以持續的力量逐漸將大腿順向撥伸牽引,使股骨頭接近關節囊破口處,在撥伸的同時,將髖關節過度屈曲,微內收內旋,然後用力將髖關節外展外旋,伸直下肢,後脫位即可整複。

若此手法未能使其復位,可再用一助手,于髖關節外展、外旋時協同用力推擠股骨粗隆部,後脫位即可整複。

(2)下壓推按復位法 病人俯臥于硬板床邊緣,健肢伸直,傷肢屈髖、屈膝各九十度懸垂於床旁。助手面對病人頭部,一手握傷肢踝部,維持屈膝九十度位,另手虎口對準國窩部用力按壓小腿數分鐘(起到撥伸牽引作用)。術者立於健側,用雙手拇指借機推按股骨頭入臼,後脫位即可整複。

兩下肢等長,髖部無畸形,說明復位成功。然後,用拇指推理、按壓順正髖關節周圍的筋肉,以疏通傷肢氣血。

(3)屈髖迴旋脫扳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甲立于健側,雙手按壓兩側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助手乙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肘關節屈曲,用肘彎托住傷肢國窩部,將髖、膝關節各屈曲九十度順向牽拉,並微外展外旋髖關節,然後用力內旋、內收髖關節,伸直下肢。

與此同時,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十指於大腿根部後側交叉握緊,在助手乙將髖關節內收、內旋時,用力向後外方托扳,前脫位即可整複。

手法整複失敗,髖臼或股骨頭合併有較大骨折片者,應轉骨外科手術切開復位或螺釘內固定。

【注意事項】

1.如果要用外力進行對於下肢關節脫位進行修復的時候,當髖關節和前脫位的時候,在治療的時候是需要麻醉的,因為在實施的時候患者會覺得非常的痛苦。所以小編還是大家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再進行修復的時候對於患者痛苦是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幫助減輕的效果的。

2.髖關節脫位整複後,一般不採取外固定,但前脫位應避免外展、外旋活動,後脫位應避免內收、內旋活動,並臥床休息2到3周,其間可在床上逐漸練習髖關節伸屈活動。3周後可用健肢負重加拐行走,6周後傷肢可逐漸開始負重。髖關節前脫位,手法整複後穩定性較差,應注意預防復發。

3.為促進局部瘀血迅速吸收,早期可內服中藥;2到3 周後可外用中藥熏洗患處,並內服健步虎潛丸,以促使功能恢復。

(1)早期內服藥

組成 澤蘭葉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川牛膝9克、制大黃9克、延胡索9克、烏藥6克、紅花3克、甘草3克。

用法 上藥水煎內服,每日1劑。

(2)外用熏洗藥

組成 落得打十二克、仙靈脾9克、獨活9克、桑寄生9克、桂枝9克、當歸9克、伸筋草9克、透骨草9克、紅花5克。

用法 上藥水煎後,熏洗局部。

二、小兒髖關節半脫位

本病為臨床上常見的小兒髖關節損傷。5歲以下幼兒,股骨頭發育死尚不健全,關節囊也比較鬆弛。所以,易在互相打鬧時跌撲、急跑時摔倒猛力扭轉髖關節,或自高處往下跳單足著地而致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明顯外傷史,多見於學齡前男性兒童。

2.傷側髖關節腫脹、疼痛,可沿大腿內側向膝部放散。

3.傷側髖關節處於外展、外旋、屈曲位,走路多以足尖著地、跛行;髖關節伸直受限制,臥床休息無任何症狀。

4.檢查 傷兒仰臥位,被動屈膝屈髖時,疼痛顯著,髖關節可觸及股骨頭位置不正常,或在大轉子內下方觸及筋肉異常,有皺褶,或沿大腿縱軸方向觸及條索狀韌帶剝離,壓痛明顯。

5.X線檢查 常可顯示股骨頭位置不正。

【手法治療】

牽引過屈提旋法 傷兒取仰臥位,助手用雙手分別插入傷兒兩腋下。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呈前後位握住傷肢小腿部,與助手作對抗牽引。

繼之,強屈髖、膝關節至最大限度,而後將髖膝關節放于九十度屈曲位向上提牽,在牽引下外旋、外展、伸直髖關節,半脫位即可整複,症狀消失,行走如帶。

若系髖關節周圍筋肉不正,應加用“旋髖理筋舒順法”處理。手法操作如下:

傷兒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將傷肢小腿夾於腋下,一手托住國窩部下方,屈伸、環轉髖關節;同時,另手食、中指觸摸股骨大轉子及關節囊,借髖關節內收內旋、外展、外旋之力,可在轉子窩處觸及筋肉不正或有皺褶。摸清楚後按原位推正,再由近端向遠端按壓3到5遍,症狀多立即消失,行走如常。

【注意事項】

1.手法治療後,應囑傷兒3日內不要強力活動髖關節。

2.若病程較長,觸診無陽性發現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多見於6到8歲兒童)、髖關節結核、化膿性髖關節炎等。

三、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關節周圍和關節內有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結構比較穩定,一般不易發生脫位,只有在受到強大外力時才會發生。

【病因病理】

膝關節脫位,多因強大暴力作用於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所致。由於作用力不同,脛骨上端向前、向後或向側方移位,其中以向前及向內側移位者較多見。

完全脫位時,不但關節囊發生破裂,關節內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亦可發生撕裂,有的可合併脛骨結節撕脫性骨折、半月板破裂,國窩部的神經、血管也可能受擠壓或撕裂,膝關節內可有明顯的積液。

【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膝關節劇烈疼痛、腫脹明顯、功能喪失,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然而,脛骨平臺與股骨髁之間不易發生交鎖,脫位後常可自行復位而沒有畸形。

膝關節脫位,多合併嚴重的筋肉組織損傷,關節腔內及其周圍積血較多。合併十字韌帶斷裂時,抽屜試驗陽性;合併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斷裂時,側向運動試驗陽性。同時還應注意有無併發血管、神經損傷。

X線檢查,有助於本病之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提壓復位法 病人取仰臥位,助手甲用雙手固定傷肢大腿下段,助手乙手握傷肢踝部及小腿,保持膝關節半屈、伸位作對抗牽引。

術者立於傷側,用雙手按脫位的相反方向提拉、按壓股骨下端與脛骨上端,如有復位感,畸形消失,即表明已復位。復位後,緩慢的伸、屈膝關節數次,再在屈膝位內收、外展活動小腿,以順正移位的半月板及捲縮的關節囊。

然後,用注射器抽盡關節內的積液或積血。

【注意事項】

1.復位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國窩部的神經、血管、嚴禁暴力牽拉。

2.固定 無血運障礙者,可採用夾板固定膝關節於一百五十度到一百六十五度位6到8周。有血運障礙徵象者,應採用小重量牽引,暴露傷肢以便觀察,直至血運穩定才可改用夾板固定。傷後6到8小時血運情況仍無改善者,應及時轉外科進行血管探查,並作相應的處理。

3.藥物治療 早期宜加強活血祛瘀,舒筋活絡,以促進關節內積液的吸收,可用桃紅四物東加減;中期與後期的治療與其它部位關節脫位相同。

4.功能鍛煉 在固定期間,要囑病人充分的作股四頭肌、髖關節和髁關節的主動活動。

6周後,在保持固定姿勢下作扶拐不負重的步行鍛煉。解除固定後,練習膝關節的屈曲及伸直活動;待股四脫肌肌力恢復,在膝關節屈伸活動較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傷肢重行走。

若膝關節不穩定,過早負重行走,則滑膜挹被損傷,並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其治療方法,是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活動,並裝備護膝或支架護傷肢。

四、蹠趾關節脫位

蹠趾關節脫位與手部的掌指關節脫位極為相似。為臨床所常見,多發生於第一蹠趾關節部。因第一蹠骨頭較長、較粗,故用足前部踢東西時則首先著力,外力直接砸壓,易首先傷及。

蹠趾關節脫位,多因外力迫使蹠趾關節過度背伸而發病。近節蹠骨基底脫向蹠骨頭的背側。嚴重者,蹠骨與蹠骨相垂直,外觀出現明顯畸形是蹠趾關節過伸、趾間關節屈曲。其它方向的脫位則罕見,應拍X線片觀察是否有骨折,以協助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推扳屈蹠法 病人取仰臥位,一助手握傷肢小腿下端固定。術者立於傷側,用一布帶將趾端套住(因足趾末節短小,徒手牽引不牢固),順近節趾骨的縱軸方向牽拉,另手拇指頂住趾骨基底部向足肩方向推按,同時用食、中指扣住蹠骨遠端向背側扳;牽拉與推、扳手法協同進行,逐漸將蹠趾關節屈曲,脫位即可整複。

【注意事項】

當蹠趾關節復位後,在保養的時候是非常的需要注意的,這個時候要想蹠趾關節脫位能夠保養的更加的好,首先就是要注意用大拇指慢慢的推此處的筋肉組織,為了能夠讓其定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繃帶進行纏繞。之後再用硬殼紙將蹠趾關節脫位的地方給包裹起來,固定2到3周。

解除固定後,用中藥熏洗局部,並進行手法按摩和功能鍛煉至愈。

結語:看完了下肢關節脫位之後大家是不是對於下肢關節脫位都有了一個新的瞭解了呢?沒錯,其實下肢關節脫位主要還是因為許多的走路方式不好,還有因為一些外力也就是所說的機械性力量最終會導致下肢關節脫位。但是如果下肢關節脫位真的發生的話大家也不要著急,要從容去應對。

術者面對病人,騎跨于屈髖、屈膝各九十度位的傷肢小腿部,用雙手托握其國窩部,以持續的力量逐漸將大腿順向撥伸牽引,使股骨頭接近關節囊破口處,在撥伸的同時,將髖關節過度屈曲,微內收內旋,然後用力將髖關節外展外旋,伸直下肢,後脫位即可整複。

若此手法未能使其復位,可再用一助手,于髖關節外展、外旋時協同用力推擠股骨粗隆部,後脫位即可整複。

(2)下壓推按復位法 病人俯臥于硬板床邊緣,健肢伸直,傷肢屈髖、屈膝各九十度懸垂於床旁。助手面對病人頭部,一手握傷肢踝部,維持屈膝九十度位,另手虎口對準國窩部用力按壓小腿數分鐘(起到撥伸牽引作用)。術者立於健側,用雙手拇指借機推按股骨頭入臼,後脫位即可整複。

兩下肢等長,髖部無畸形,說明復位成功。然後,用拇指推理、按壓順正髖關節周圍的筋肉,以疏通傷肢氣血。

(3)屈髖迴旋脫扳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甲立于健側,雙手按壓兩側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助手乙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肘關節屈曲,用肘彎托住傷肢國窩部,將髖、膝關節各屈曲九十度順向牽拉,並微外展外旋髖關節,然後用力內旋、內收髖關節,伸直下肢。

與此同時,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十指於大腿根部後側交叉握緊,在助手乙將髖關節內收、內旋時,用力向後外方托扳,前脫位即可整複。

手法整複失敗,髖臼或股骨頭合併有較大骨折片者,應轉骨外科手術切開復位或螺釘內固定。

【注意事項】

1.如果要用外力進行對於下肢關節脫位進行修復的時候,當髖關節和前脫位的時候,在治療的時候是需要麻醉的,因為在實施的時候患者會覺得非常的痛苦。所以小編還是大家進行局部麻醉,然後再進行修復的時候對於患者痛苦是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幫助減輕的效果的。

2.髖關節脫位整複後,一般不採取外固定,但前脫位應避免外展、外旋活動,後脫位應避免內收、內旋活動,並臥床休息2到3周,其間可在床上逐漸練習髖關節伸屈活動。3周後可用健肢負重加拐行走,6周後傷肢可逐漸開始負重。髖關節前脫位,手法整複後穩定性較差,應注意預防復發。

3.為促進局部瘀血迅速吸收,早期可內服中藥;2到3 周後可外用中藥熏洗患處,並內服健步虎潛丸,以促使功能恢復。

(1)早期內服藥

組成 澤蘭葉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川牛膝9克、制大黃9克、延胡索9克、烏藥6克、紅花3克、甘草3克。

用法 上藥水煎內服,每日1劑。

(2)外用熏洗藥

組成 落得打十二克、仙靈脾9克、獨活9克、桑寄生9克、桂枝9克、當歸9克、伸筋草9克、透骨草9克、紅花5克。

用法 上藥水煎後,熏洗局部。

二、小兒髖關節半脫位

本病為臨床上常見的小兒髖關節損傷。5歲以下幼兒,股骨頭發育死尚不健全,關節囊也比較鬆弛。所以,易在互相打鬧時跌撲、急跑時摔倒猛力扭轉髖關節,或自高處往下跳單足著地而致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明顯外傷史,多見於學齡前男性兒童。

2.傷側髖關節腫脹、疼痛,可沿大腿內側向膝部放散。

3.傷側髖關節處於外展、外旋、屈曲位,走路多以足尖著地、跛行;髖關節伸直受限制,臥床休息無任何症狀。

4.檢查 傷兒仰臥位,被動屈膝屈髖時,疼痛顯著,髖關節可觸及股骨頭位置不正常,或在大轉子內下方觸及筋肉異常,有皺褶,或沿大腿縱軸方向觸及條索狀韌帶剝離,壓痛明顯。

5.X線檢查 常可顯示股骨頭位置不正。

【手法治療】

牽引過屈提旋法 傷兒取仰臥位,助手用雙手分別插入傷兒兩腋下。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呈前後位握住傷肢小腿部,與助手作對抗牽引。

繼之,強屈髖、膝關節至最大限度,而後將髖膝關節放于九十度屈曲位向上提牽,在牽引下外旋、外展、伸直髖關節,半脫位即可整複,症狀消失,行走如帶。

若系髖關節周圍筋肉不正,應加用“旋髖理筋舒順法”處理。手法操作如下:

傷兒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將傷肢小腿夾於腋下,一手托住國窩部下方,屈伸、環轉髖關節;同時,另手食、中指觸摸股骨大轉子及關節囊,借髖關節內收內旋、外展、外旋之力,可在轉子窩處觸及筋肉不正或有皺褶。摸清楚後按原位推正,再由近端向遠端按壓3到5遍,症狀多立即消失,行走如常。

【注意事項】

1.手法治療後,應囑傷兒3日內不要強力活動髖關節。

2.若病程較長,觸診無陽性發現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多見於6到8歲兒童)、髖關節結核、化膿性髖關節炎等。

三、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關節周圍和關節內有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結構比較穩定,一般不易發生脫位,只有在受到強大外力時才會發生。

【病因病理】

膝關節脫位,多因強大暴力作用於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所致。由於作用力不同,脛骨上端向前、向後或向側方移位,其中以向前及向內側移位者較多見。

完全脫位時,不但關節囊發生破裂,關節內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亦可發生撕裂,有的可合併脛骨結節撕脫性骨折、半月板破裂,國窩部的神經、血管也可能受擠壓或撕裂,膝關節內可有明顯的積液。

【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膝關節劇烈疼痛、腫脹明顯、功能喪失,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然而,脛骨平臺與股骨髁之間不易發生交鎖,脫位後常可自行復位而沒有畸形。

膝關節脫位,多合併嚴重的筋肉組織損傷,關節腔內及其周圍積血較多。合併十字韌帶斷裂時,抽屜試驗陽性;合併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斷裂時,側向運動試驗陽性。同時還應注意有無併發血管、神經損傷。

X線檢查,有助於本病之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提壓復位法 病人取仰臥位,助手甲用雙手固定傷肢大腿下段,助手乙手握傷肢踝部及小腿,保持膝關節半屈、伸位作對抗牽引。

術者立於傷側,用雙手按脫位的相反方向提拉、按壓股骨下端與脛骨上端,如有復位感,畸形消失,即表明已復位。復位後,緩慢的伸、屈膝關節數次,再在屈膝位內收、外展活動小腿,以順正移位的半月板及捲縮的關節囊。

然後,用注射器抽盡關節內的積液或積血。

【注意事項】

1.復位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國窩部的神經、血管、嚴禁暴力牽拉。

2.固定 無血運障礙者,可採用夾板固定膝關節於一百五十度到一百六十五度位6到8周。有血運障礙徵象者,應採用小重量牽引,暴露傷肢以便觀察,直至血運穩定才可改用夾板固定。傷後6到8小時血運情況仍無改善者,應及時轉外科進行血管探查,並作相應的處理。

3.藥物治療 早期宜加強活血祛瘀,舒筋活絡,以促進關節內積液的吸收,可用桃紅四物東加減;中期與後期的治療與其它部位關節脫位相同。

4.功能鍛煉 在固定期間,要囑病人充分的作股四頭肌、髖關節和髁關節的主動活動。

6周後,在保持固定姿勢下作扶拐不負重的步行鍛煉。解除固定後,練習膝關節的屈曲及伸直活動;待股四脫肌肌力恢復,在膝關節屈伸活動較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傷肢重行走。

若膝關節不穩定,過早負重行走,則滑膜挹被損傷,並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其治療方法,是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活動,並裝備護膝或支架護傷肢。

四、蹠趾關節脫位

蹠趾關節脫位與手部的掌指關節脫位極為相似。為臨床所常見,多發生於第一蹠趾關節部。因第一蹠骨頭較長、較粗,故用足前部踢東西時則首先著力,外力直接砸壓,易首先傷及。

蹠趾關節脫位,多因外力迫使蹠趾關節過度背伸而發病。近節蹠骨基底脫向蹠骨頭的背側。嚴重者,蹠骨與蹠骨相垂直,外觀出現明顯畸形是蹠趾關節過伸、趾間關節屈曲。其它方向的脫位則罕見,應拍X線片觀察是否有骨折,以協助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推扳屈蹠法 病人取仰臥位,一助手握傷肢小腿下端固定。術者立於傷側,用一布帶將趾端套住(因足趾末節短小,徒手牽引不牢固),順近節趾骨的縱軸方向牽拉,另手拇指頂住趾骨基底部向足肩方向推按,同時用食、中指扣住蹠骨遠端向背側扳;牽拉與推、扳手法協同進行,逐漸將蹠趾關節屈曲,脫位即可整複。

【注意事項】

當蹠趾關節復位後,在保養的時候是非常的需要注意的,這個時候要想蹠趾關節脫位能夠保養的更加的好,首先就是要注意用大拇指慢慢的推此處的筋肉組織,為了能夠讓其定型,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繃帶進行纏繞。之後再用硬殼紙將蹠趾關節脫位的地方給包裹起來,固定2到3周。

解除固定後,用中藥熏洗局部,並進行手法按摩和功能鍛煉至愈。

結語:看完了下肢關節脫位之後大家是不是對於下肢關節脫位都有了一個新的瞭解了呢?沒錯,其實下肢關節脫位主要還是因為許多的走路方式不好,還有因為一些外力也就是所說的機械性力量最終會導致下肢關節脫位。但是如果下肢關節脫位真的發生的話大家也不要著急,要從容去應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