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壓測量:雙臂血壓為何不同?

前不久, 劉女士在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 嘴裡一直在喃喃自語“完了, 完了....。 .”, 其愛人更是淚眼婆娑, 一問才知道劉女士右手臂既量不出血壓, 也摸不出脈搏, 把全家人都嚇壞了。 原來, 劉女士一直覺得手臂發冷、麻木, 近期社區有活動免費量血壓, 她沒事去量了一下, 一連量了三四遍, 就是沒有血壓顯示, 工作人員讓她趕緊去醫院。

其實, 劉女士的情況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可怕, 這種情況多見於多發性大動脈炎, 是由於主動脈和它的分支以及肺動脈產生炎症, 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為特徵的一組病,

上肢缺血可引起上肢麻木、無力、疼痛和冷感。 這種病可以通過藥物和介入性治療, 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正常人的兩臂血壓值也不是完全一樣的, 但一般兩側相差不大(5毫米汞柱左右)。 不少高血壓患者在家測血壓時, 發現左右兩手臂血壓值相差20毫米汞柱, 多的甚至30毫米汞柱, 很多人拿不准到底以哪個為准。 目前一般推薦測量血壓選擇右臂, 原因是右肱動脈來自主動脈的第一分支, 所耗能量較小, 而左肱動脈來自主動脈的第三分支, 所耗能量較多。 首次就診者需要測量雙側上臂血壓, 以後則固定測量較高一側的上臂血壓。

如果兩側手臂血壓相差過大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可能會發現外周血管疾病。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雙側上臂血壓存在差異者很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 死亡風險也因而升高。 當差距超過10毫米汞柱時, 死於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70%;相差15毫米汞柱以上多和外周血管疾病相關, 其中下肢血供減少的幾率增加250%, 腦部供血減少增加160%。

溫馨提醒:對於成年人, 吸煙者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現血管狹窄的情況, 應特別注意測量兩側血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