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男人>正文

透過出汗情況 看懂男人健康

 

出汗多 濕熱氣虛所致

氣虛出汗的患者多見於中老年。 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 常汗出不止則是氣虛的表現。 此類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 這類人飲食上可在中醫師的指導下, 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 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 以補益機體, 緩解氣虛症狀。

相對於出汗少的人, 還有另外一種人, 那就是, 動一動則大汗淋漓。 這主要是因為濕熱體質和氣虛體質所致。

濕熱體質的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 易生粉刺、瘡癤, 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 大便經常不舒服,

小便甚至有發熱感, 尿色發黃, 女性常帶下色黃, 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 平時有喝酒、抽煙和熬夜不良生活方式的市民, 很容易出現濕熱體質, 這類人夏季特別容易出汗, 而且脾氣會比較暴躁, 多見於青壯年。

出汗少 陽虛作怪

夏天一到, 張女士就開始糾結了——老公怕熱, 只要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 可自己卻一點也感覺不到熱, 空調開也不是, 不開也不是。 她把這事跟朋友一說, 朋友說你去看看中醫吧。 一看中醫, 張女士才知道自己原來是陽虛, 所以不容易出汗。

“像張女士這樣的患者我接診過不少, 大多是中老年人。 ”莫笛說, 這些人雖然在體檢時, 指標顯示沒有多大異常, 但是中醫認為, 這屬於陽虛的範疇。 陽虛則機體功能減退,

交感神經該興奮的時候興奮不起來, 容易出現怕冷, 該出汗時不出汗的徵象。

夏季不易出汗的陽虛患者一般以脾腎陽虛型居多。 這類患者要注意少吃寒涼的食物, 不宜在空調房間待得太久。 平時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 吃一些比較溫補的食物配合中藥湯劑調理。

出汗異常 需警惕

除上述兩種情況外, 還有三種出汗狀況說明身體有異常, 應該引起重視。 (注因個人體質差別, 市民也可去中醫生處就診, 以便更清楚瞭解自己的體質, 對症下藥。 )

黃汗:濕熱。 有些人出汗, 衣衫上沒有任何痕跡, 但有一些人出汗, 白色的汗衫或襯衣上留下黃色的印記。 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黃汗”。

一般來說, 流黃汗的人往往肝膽濕熱,

肝火比較旺, 容易發脾氣。 因為肝火旺會引起肝功能減退或膽汁瘀積堵塞、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增高, 當其隨汗液排出體外時, 便可出現黃汗。 甚至有些人還有上腹部悶脹疼痛、乏力倦怠、厭油膩、眼睛鞏膜發黃、皮膚瘙癢、小便色黃等症狀, 市民可以通過B超、肝功能等檢查及早發現病變。

中醫建議:此類人要多吃點清肝火的食物, 以清肝利膽、清熱祛濕, 可考慮使用綿茵陳、夏枯草煲水飲用。

盜汗:陰虛內熱。 有些人半夜醒來時常發現自己的枕頭有點濕, 或者醒來時發現自己的背部是濕的, 這都發生在睡覺時, 醒來後就不出汗了。 莫笛指出, 中醫認為盜汗多由因陰虛內熱而致, 陰虛則陽亢, 陰不禦陽, 津隨液為汗, 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

中醫建議:可吃點知柏地黃丸, 也可多吃些養陰的食物, 比如百合、枸杞等。

自汗:肺虛。 通常人們出汗是因為天氣熱, 或自己活動大, 身體溫度升高, 因而為了降溫而出汗。 但有一種人出汗不受外界環境影響, 經常頭面、頸胸、四肢或全身出汗, 白天汗津津, 一活動的話出汗更多。 “這種人往往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 ”

中醫建議:可以吃點固表止汗的中藥, 例如玉屏風散。 同時要少吃寒涼的食物。

小編提示:高溫之下, 很多人認為出汗是正常現象。 專家表示一定要從細節開始, 注意自己的健康情況, 才能早早的遠離疾病困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