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性小眼球的疾病查詢

病因

胚胎在原始視泡發育後, 因各種原因導致眼球的發育停滯, 均可成為小眼球。 如果在原始視泡套陷變為視杯的過程受到影響而發生阻礙, 則可產生先天性囊狀小眼球。

胚裂閉合後眼球發育停滯, 完全不伴有其他異常, 僅眼球體積較正常小者, 稱為單純性或真性小眼球。 因胚裂閉合不全, 合併各種先天畸形者, 稱為缺損性小眼球;繼發於其他先天畸形而與胚裂閉合不全無關者, 稱為併發性小眼球。

臨床表現

1.眼球小

通常眼裂較小, 眼球的體積約為正常眼的2/3, 眼球的矢狀徑為16~18.5mm, 垂直徑為14~17.1mm;角膜直徑也小通常在10mm以下。

前房極淺, 房角窄, 視網膜發育不良, 血管細而迂曲, 可伴有視網膜囊腫或黃斑異常, 視訊光碟隆起呈假性視訊光碟炎外觀。

2.屈光不正

屈光狀態通常為高度遠視, 可高達+11D~+21D, 亦有高度近視者。 屈光不正可能由於角膜或晶狀體形態變異, 也有軸性屈光不正且呈進行性改變。 大多數患者視力低而又矯正不良, 這與視網膜發育不良有關。 一些患者還伴有斜視和眼球震顫。

3.青光眼

(1)呈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特點, 沒有疼痛, 眼壓進行性緩慢升高。

(2)縮瞳藥物治療呈反象性反應。

(3)傳統的抗青光眼手術往往都失敗, 且術後易發生眼後段的併發症, 如嚴重脈絡膜滲漏、玻璃體積血及繼發性視網膜脫離等。

檢查

無特殊實驗室檢查。

A超或B超測量眼球長度, 並明確眼內結構情況。

診斷

通常臨床上將眼球軸長≤19mm的患眼診斷為真性小眼球。 典型的小眼球具有眼球小、角膜小、前房淺、房角窄、鞏膜厚、晶狀體大小正常或球形晶狀體、黃斑發育不良等臨床特徵。 由於眼球、瞼裂和角膜較小, 應注意對眼壓測量的影響, 最好採用壓平眼壓計或Tono-pen眼壓計。

治療

真性小眼球併發的閉角型青光眼治療效果很差, 是一種具有潛在破壞性的眼病, 處理不當可以致盲。 此種青光眼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 手術治療易於發生嚴重併發症, 如惡性青光眼、嚴重脈絡膜滲漏、脈絡膜暴發出血、玻璃體積血及繼發性視網膜脫離等。 為減少術後淺前房和惡性青光眼, 可考慮同時施行晶狀體摘除加濾過性手術,

但術後的視力矯正困難。 因為術中常規的人工晶狀體直徑較大不宜植入, 且度數可高達50D難以獲得。 手術後可發生葡萄膜滲漏而易導致手術失敗。

預後

由於真性小眼球所致的青光眼病情複雜預後很差, 所以施行抗青光眼手術必須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

真性小眼球患者的飲食宜忌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 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3、該疾病對飲食並沒有太大的禁忌, 合理飲食即可。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真性小眼球這類型的疾病有了全面的認識了呢, 真性小眼球這類型的疾病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常見, 但是對於真性小眼球此類疾病我們平時的飲食方面還是要注意合理飲食。

以上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