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般發生於輸入含血小板的血液製品後7~10天, 患者可出現畏寒、寒戰、高熱等症狀, 繼而血小板明顯急性減少, 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現。 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漿置換或換血、輸注人血丙種球蛋白。
1、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雖然不能縮短輸血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程, 但有可能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狀, 使血小板在10~48天內逐漸恢復至正常水準。
2、血漿置換或換血--血漿置換或換血是治療輸血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主要措施, 可除去患者血液迴圈中的抗體和免疫複合物,
3、輸注人血丙種球蛋白--靜脈輸注人血丙種球蛋白也能使血小板迅速上升, 可替代血漿置換療法, 通常為0.4g/, 靜脈注射2~5天。
Tips:出現輸血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治療時應避免輸注血小板,
以免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