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有燥濕斂瘡功效的中藥外治皮膚癌方法

中醫對皮膚癌的治療, 早在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已列專病討論, 後來又歷經幾千年的不斷完善, 形成了內服與外治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隨著近現代中醫在臨床上大量實踐與實驗, 總結出了不少治療皮膚癌的中藥偏方, 針對皮膚癌的病因、病症, 有相應的中藥外用方法, 以緩解症狀並達到治癒的目的, 具有燥濕斂瘡功效的方法有以下幾個:

方1

原料:A.藥條:白砒6克, 小麥粉30克, 將小麥粉加水適量, 調成漿糊狀, 再加入白砒, 撚成絲狀細藥條。

B.糊劑:滑石粉500克, 煆甘石粉90克, 朱砂、冰片各30克, 澱粉60克, 共研細末,

用香油調成糊狀。

用法:將癌塊局部消毒局麻後, 於距離癌塊根部0.5~1釐米健康組織處, 先用1號針頭刺入基部, 將針取出, 然後沿原針眼將藥條插入, 如此沿癌塊周邊, 每隔0.5釐米, 插入藥條1根, 2~3天后, 局部組織發黑或呈黃灰色, 壞死脫落, 用糊劑外敷創面。

功效:功能祛腐生肌, 燥濕斂瘡, 適用於皮膚癌。

方2

原料:火硝500克, 皂礬30克, 黃丹60克, 雄黃9克, 朱砂3克, 冰片適量。

制法:先將黃丹、雄黃、朱砂共研細末, 另取火硝、皂礬置坩鍋內烈火煉成藥液, 將藥末加入藥液中攪拌均勻, 立即傾於乾淨平板上, 冷卻後凝結成晶塊, 研成細粉, 備用。

用法:每2克藥粉加冰片1克, 研細混勻, 每次取適量, 置於癌塊上, 隔日換藥。

功效:解毒燥濕斂瘡, 適用於皮膚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