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甲亢患者如何攝入碘劑?

碘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 通常每日食物中約有100-200微克無機碘化物經胃腸道吸收後進入血液迅速甲狀腺攝取濃縮, 合成甲狀腺激素, 然後經分泌入體液而影響全身組織的氧化過程。

人體甲狀腺位於勁部所管前下方, 它的體積很小, 重約20-25克, 其血液供應卻非常豐富。 每克組織每分鐘4-6毫升, 較腎臟還多。 人體全身的嗣約1/5都貯存在甲狀腺中, 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 發生單純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病), 這早已為人們熟悉。 但攝碘過多對人體也不良影響,

並非多益善。

凡一個地區20%以上的12-14歲少年有甲狀腺腫大, 則可認為是地方性甲狀腺腫滸區。 在地方性碘缺乏性甲狀腺腫地區的居民中, 採取集體性預防, 即食用碘化食鹽的方法來預防單純性甲狀腺腫, 防止呆小病、腺瘤及腺體的功能失常等, 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但若不管當地是否存在缺碘, 強制性地給中小學生服用碘鈣片之類的碘製劑, 可引起中毒, 近年已多次見這種病例。

不論是缺硯還是碘足夠地區, 如果食用了過多的碘劑, 在臨床上產生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表現時, 則稱為碘甲亢。 在醫院裡, 有時給病人過多的碘, 如X線造影劑, 心臟病人長期服用乙胺碘呋酮治療心律失常時, 也可引起碘甲亢。 老年人更容易發生。

碘甲亢的症大辯論與通常所見的甲亢相似, 如怕熱、多汗、心悸、心動過速、緊張、興奮、食欲亢進反而消瘦, 大便次數增多等。 然而這種甲亢, 甲狀腺很少腫大, 年齡偏大, 很發生突眼。 如果一個病人有攝入過多碘的病史, 化驗檢查時發現血中甲狀腺激素(T3、T4)增多, 甲狀腺R131碘率降低, 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時, 即可診斷為碘甲亢。

由於攝碘過多有可能引發碘甲亢, 故對補碘人群細心監測是必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