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吃麵包喝牛奶。 ”肝炎患者要“咀嚼”著喝牛奶,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其實牛奶宜吃。 倘若咀嚼, 則吸收效果更佳。 牛奶最理想的吃法是和餅乾一起放進嘴裡, 慢慢地咀嚼咽下。
肝炎患者要“咀嚼”著喝牛奶——許多醫生勸肝炎患者飲用牛奶要咀嚼, 並非是真正的咀嚼, 實際意思是應儘量小口飲服, 不宜大口大口地喝進肚裡, 因為大口喝下牛奶, 會減少牛奶在口腔中混合唾液的機會, 一經接觸胃部胃酸, 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就會結成塊狀, 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質。 一些腸道功能弱的人, 便會引起腹瀉或因異常發酵而導致腹脹不適。
牛奶的營養價值近來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 而每日飲用牛奶也成了生活必需。 對於肝病患者來說, 就更應該重視營養的補充與均衡了。 肝炎患者要“咀嚼”著喝牛奶這種說法的提出更是徹底的發揮了牛奶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肝炎患者要“咀嚼”著喝牛奶營養, 肝病患者每日應喝兩杯牛奶, 約500毫升, 以補充每天所需蛋白質的1/10、每天所需維生素B2的1/4和維生素A的1/8。 急性肝炎病人每日服優酪乳200克左右為宜, 恢復期以每日2杯至3杯為宜;肝硬化病人以每日1杯為宜。
肝炎患者除了要“咀嚼”著喝牛奶之外最好不要加糖。 蔗糖在體內分解成酸會與牛奶中的鹼性鈣鹽中和, 促使細菌發酵產氣, 導致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