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比賽證明:由擊球力量造成的球速狀態成為制勝的重要因素。 而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正手進攻的殺傷力, 往往會成為衡量頂尖高手實力水準的決定性因素。 由此可見, 進一步提高進攻技術的品質, 將是今後一段時期內各級運動隊訓練最為關鍵的環節。 愛好乒乓球的小編就為你整理了一下一些技巧, 讓你在一招之內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
1、把手適當放開。 打小球時, 由於球速較快, 一般不提倡較大的把手, 認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開即可。 而現在, 只做到這樣是不夠的, 要把肩關節適當打開,
2、摩擦球不宜過薄。 旋轉能夠提高拉球的準確性, 但會影響球向前的平動速度。 在同一板擊球中, 旋轉和速度是一個矛盾統一體。 為防止摩擦過薄, 擊球部位不要太靠上, 可以中部為主, 板形豎直, 前傾不要過大, 同時避免接觸球的側面太多。 這樣會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緊。 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動作傳遞的樞紐。 合理的腰部動作會使動作協調, 發力集中。 在拉球的全過程中, 腰部要繃住, 在垂直軸上的轉動不宜過大, 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 為更好發揮腰部的功能, 在拉球過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側半圓形運動。 抬肘和夾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錯誤。
5、高重心。 重心在保持平穩運動的前提下盡可能抬起來, 千萬不要蹲下去, 造成坐著拉球, 使球只往上走, 而缺少向前的動力。
5.腰胯墊 (hip pads)
保護球員的腰、臀及鼠蹊部, 抵禦推拉、衝撞、攔截和空中摔倒等等。
6.腿墊 (thigh pads)
保護大腿的肌肉, 避免被踩傷或其它的傷害。
7.護膝 (knee pads)
與護肘一樣, 在人工草皮上特別需要, 多半是由厚而有彈性的海綿所製成。
8.鞋子(cleats)
球員需要穿著不同的球鞋來適應場地變化。 球鞋底部根據場地情況, 可以裝上不同類型的硬塑鞋釘。
9.制服(uniform)
由球衣(jets)和球褲(pants)組成, 通常是尼龍和彈性物製成的, 具有足夠的彈性。 每位球員的上衣都必須繡上號碼,
10.球(football)
美式橄欖球用球較英式橄欖球略小些, 球長11至11.5英寸, 橢圓的長軸為28至28.5英寸, 短軸為21.25至21.5英寸, 重14至15英兩。
除此之外, 踢球員在開球時還需要一個開球架, 多為塑膠製成的小三腳架。 而裁判們則必須每人攜帶一條黃顏色的手帕, 做為“犯規標記”(penalty marker或flag), 在有犯規情形時要往犯規發生的地方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