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博大精深, 在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上都有獨到之處, 對於白塞氏病的治療也是如此。 中醫治療白塞氏病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療法1:黃芩9g、黃連3g、蒲公英30g、甘草9g, 水煎服, 每日1次;適用于白塞氏病急性發作期。
療法2:金銀花9g, 野菊花9g, 泡水代茶, 每日多次沖飲;適用于白塞氏病口腔潰瘍者。
療法3:百花蛇舌草、草河車、蒲公英各30g, 天名精、茯苓皮、白芍、黨參各15g, 全當歸、丹參、玄參、山梔各10g, 炙甘草5g, 水煎服, 稱為白塞湯;每日1劑, 分3次口服;20天為1個療程。
療法4:生黃芪30g、生甘草30g、何首烏20g、土茯苓20g、太子參20g、金銀花20g、北沙參12g、知母12g、元參12g、牡丹皮10g、黃柏10g、梔子10g,
療法5:中醫三聯療法, 即根據白塞氏病不同分期的臨床症狀而使用不同藥物, 達到止癢、清熱、消炎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以治療白塞氏病。 如臨床緩解期可服用十全大補丸, 提高機體免疫力並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