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原則包括:限制食物中蛋白質的攝入量, 保證每天的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保持動態平衡等。
原則一:限制蛋白量的攝入
人體需要每天攝入蛋白質來修復組織、構建肌肉, 蛋白質在體內分解, 產生的廢物為尿素。 當慢性腎小球腎炎發生時, 患者的腎功能受損, 尿素無法及時從體中清除, 從而產生氮質血症。 因此,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從而避免尿素過多的蓄積。
輕度血尿、蛋白尿的患者, 腎功能損害不嚴重, 則不必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當然, 不同的患者的腎臟病變程度不同, 腎功能不全的程度不同, 其代謝狀況也不同, 因此需要制定個體化的飲食方案, 不能用一個標準方案來代替。 例如, 有水腫及高血壓的慢性腎炎患者應限制鹽和水的攝入量, 同時應限制食物中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和磷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