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氣候轉暖, 溫熱毒邪開始活動, 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 隨之生長繁殖, 因而風溫、春溫、溫毒、溫疫等, 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猩紅熱等傳染病多有發生、流行。 因此, 春季一定要重視防病保健。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少吃多餐, 飯只吃七份飽。 早上要吃好, 中午要吃飽, 晚上要吃少。 忌暴飲暴食。
酒少量
不要嗜酒無度, 以免損傷脾胃。
素為常
少吃油膩的食物, 多吃蔬菜。 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 以便清理腸胃。 進食要溫涼適當, 以免熱傷粘膜, 寒傷脾胃。
動為綱
指適當的運動可促進消化,
莫愁腸
中醫認為, 思慮過度易傷脾胃。 久之會氣血生化不足, 使精神疲乏、心悸氣短、健忘失眠、形體消瘦, 從而導致神經衰弱、腸胃神經官能症、潰瘍病等。 所以, 必須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養, 做到心胸豁達, 待人和善。 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苦思冥想, 更不要對身外之物多費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