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腎病綜合征時, 由於各種病理因素所致, 濾過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壞, 如孔徑變大或負電荷減少等, 從而導致大量蛋白質漏出, 且遠遠超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 故出現大量蛋白尿。
血液中的水及其溶質通過腎小球濾入腎小囊形成原尿, 必須經過毛細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基底膜和上皮細胞, 這三層結構稱為腎小球濾過膜。 三層濾過膜均有一定的孔隙, 僅能允許一定分子量和分子直徑的物質通過, 因而構成濾過膜的孔徑屏障, 而三層結構的表面均被覆唾液酸蛋白, 腎小球基底膜內、外疏鬆層富有硫酸類肝素,
另外, 位於腎小球毛細血管之間的球內系膜對於腎小球的濾過屏障有調節作用, 因而對腎小球的濾過也起到一定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 血液中的絕大多數。 蛋白質不能通過腎小球的濾過屏障, 特別是大分子和帶有負電荷的白蛋白幾乎完全不能通過, 少量通過濾過膜的小分子蛋白質又能在腎小管被重吸收。
因此, 雖然每天約10~15kg血漿蛋白流經腎迴圈。 但從尿排出的蛋白不足150mg。 在腎病綜合征時, 由於各種病理因素所致, 濾過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壞, 如孔徑變大或負電荷減少等, 從而導致大量蛋白質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