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什麼是中醫挑割療法

一、挑治的操作方法

1.病人臥位或騎在椅子上, 兩手扶住靠背椅架, 充分暴露背部或施治部位。

2.根據病情選取穴位或挑治點。

3.挑治點確定後, 先在局部用碘酒、酒精消毒, 然後用三棱針, 或大號縫衣針挑破施治點皮膚, 隨即向內深入, 並反復挑出白色纖維樣物數十條。 此時病人可感到微痛, 但一般不會出血過多。

4. 挑治後, 用碘酒在挑治點消毒, 蓋上無菌紗布, 並貼以膠布固定即可。

二、割治操作方法

1.手掌部位(一)

體表位置:從中指至大陵穴成一直線, 自大陵穴向手掌心方向沿直線約1.5釐米處經皮膚常規消毒後開始切口。

切口長約1.5釐米。

2.手掌部位(二)

體表位置:自神門穴至無名指與小指間隙方向1.5釐米處開始切口, 切口斜向食指根部長約1.5釐米。

3.手掌部位(三)

體表位置:在第二、三掌骨間隙掌側, 食指與中指指根聯合下的0.5-0.7釐米處開口。 切口長約1釐米。

禁忌症與注意事項:

一、禁忌證

患有嚴重心臟病、體質過度虛弱者、孕婦, 均不可用本法。

二、注意事項

1.挑治或割治前, 皮膚及針具都要嚴格消毒, 防止感染或乙型肝炎等病的醫源性傳播。

2.挑治時, 針尖應在原傷口挑出挑入, 不可在傷口上下亂刺。

3.取重強刺激手法。

4.保持被挑治和割治部位清潔, 挑治和割治後3-5天內不要洗澡。

5.批治和割治當天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並少吃刺激性食物。 與挑治療法齊名的還有挑疳療法。

所謂“疳”, 或稱“脾疳”, 俗叫“奶癆”。 主要表現是腹瀉。 挑疳療法專治哺乳期或斷奶後嬰兒消化不良, 而致的消瘦瀉泄。 挑疳時, 先消毒患兒兩手的“四縫”穴, 即每手手指的中間正中處, 然後用消毒針淺刺, 左右手各4, 共8處。 針刺後擠出黃色液體, 不可出血。 刺後3天內暫停洗手, 防止針孔感染。 一般隔天1次, 4-5次即可治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