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的服用方法是一個和藥品副作用同樣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如果方式、時間不正確, 與飲食的搭配不合理, 不僅不利於藥效的發揮, 還可能導致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危險。 以下就是上鏡率最高的常見錯誤服藥方法:
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 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 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 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 埋下患食道癌的隱憂。 所以, 最好取坐位或站姿服藥。
幹吞藥
有些人為了省事, 不喝水, 直接將藥物幹吞下去, 這也是非常危險的。 一方面可能與躺著服藥一樣損傷食道,
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後吃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 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 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 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 在胃裡就被溶解, 不僅無法發揮療效, 還刺激了胃黏膜。 將藥物用水溶解後再服用也有同樣的不良影響。 所以, 除非醫生特別吩咐或藥物說明書上寫到, 否則不要這麼做。
但服用中成藥時有所不同。 例如對於常見的大粒丸劑, 就應該用清潔的小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後用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