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天的腳步卻也悄悄的向我們追趕開來。
但是氣溫依然還是十分炎熱,
在這樣一個夏秋交替之際,
該如何養生呢?針對這個問題,
中醫建議初秋養生首當從調節睡眠開始。
秋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常出現“秋季無寒暑,
一雨便成冬”的氣候。
此時,
若稍有不慎,
就很容易傷風感冒,
許多舊病也易復發,
故被稱為“多事之秋”。
醫學專家告誡人們:如果不注意養生保健,
就會患多種疾病,
影響身體健康。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
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
平時要早臥早起,
早臥以順應陽氣收斂,
早起,
使肺氣得以舒展。
秋季養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
早睡早起是眾所周知的。
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對睡眠養生的重視就很少有人通曉,
其實,
科學的攝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規律及方法。
近代研究表明,
秋天適當早起,
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鐘,
舒展活動一下全身,
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
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
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
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現代醫學研究將睡眠分為4期:1、入睡期,
2、淺睡期,
3、中等深度睡眠期,
4、深度睡眠期。
當你進入1期和2期時是在朦朧狀態,
易被喚醒,
3期與4期則處於熟睡狀態,
一般地說熟睡時不易被叫醒。
秋季養生之所以強調保證睡眠時間,
是因為睡眠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沒有正常的睡眠,
就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如果能正常地進入睡眠4期,
你的大腦將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保證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狀態,
也是秋季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