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活養生:最佳排便時間幾點

雖然聽著不雅, 但事實上, 重視排便應像重視吃飯一樣, 才能進出平衡, 保證機體健康運轉。 好的排便習慣, 可從3個方面培養。

一天中最佳排便時間

早上最容易出現結腸運動, 起床後就上廁所, 或者早餐後20分鐘排便是最佳時間。

養成的排便習慣

第一, 大便時別分心

許多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 殊不知, 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 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 久而久之可能誘發便秘。

第二, 有便意別憋著

現代生活節奏快, 很多人有來不及上廁所便“憋著”, 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一定要儘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

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第三, 好姿勢助排便

一般來說, 蹲便時, 肛門周圍肌肉放鬆、腹壓增大, 有助於順暢排便。 只能坐便時, 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為宜, 如身高不夠, 可在腳下墊個矮凳。 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 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最好選擇坐便, 排完起身要緩慢。

一天排便幾次最好?

正常的大便頻率為1天1次, 且應定時以免不規律而致功能紊亂(如便秘、痔瘡等), 最好是在上午進行――因人在夜間產生的廢物最多。 3-5天才去一次大便的屬於便秘, 那排出的也就是宿便。

排便時間多久最好?

排便最佳時間為3-5分鐘, 因排便時肛門附近血循加快, 過久則會使血液在該處滯留,

而這正是痔瘡的致命原因。 故排便時不能有雜念或從事其它活動如看報等, 因這樣會抑制排便中樞並分散其所需的血流量, 從而大大延長排便時間。

影響排便的5大因素

1、進入直腸的糞便量過少, 對直腸壁產生的壓力不足, 致使直腸壁內的感受器不產生衝動, 因而亦無排便反射產生。 這種情況多見於進食過少及進食過於精細者。

2、直腸對腸腔內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 不能產生衝動。 這種情況見於長期不及時排便、經常灌腸或濫用瀉劑者。

3、神經或脊髓受損, 如多發性神經根炎、截癱等病, 使傳導衝動的神經受損, 不能產生排便反射。

4、大腦皮層對便意的抑制, 如工作緊張、外出旅行、生活規律改變、情緒抑鬱及過度勞累等均可使便意受到抑制,

另外直腸的局部病變如痔瘡、肛裂會引起大便疼痛, 從而使大便受到大腦的抑制。

5、排便無力, 如老年人、久病體虛者, 由於膈肌、腹肌、腸平滑肌均收縮無力, 缺乏推動糞便的力量。

此外, 最好根據大便的情況調整飲食。 如出現大便腥臭、難沖淨, 要適當少吃肉食, 增加膳食纖維、蔬果。 體檢時的便常規檢查不要輕易放棄, 45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查一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