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 我們提到了睡眠時間過長的危害, 也提到了子午覺對恢復體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益處。 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時尚的睡眠養生法——分段睡眠。
最早採用分段睡眠法的是世界著名畫家達, 芬奇。 達, 芬奇是一位非常刻苦勤奮的人, 他所採用的是定時分段短期睡眠延時工作法。 這一方法是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 即每工作4個小時睡眠15分鐘。 這樣, 一晝夜花在睡眠的總時間只有1.5小時, 從而有更多的工作時間。
十幾年前, 我也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 那個時候我還比較年輕, 事情非常多,
我們都知道, 每個人都有一個睡眠時間, 差不多90分鐘是一個平均值, 但是對於有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我自己的睡眠週期長度開始由原來的90變成了 75。 如果我晚上在7點睡覺, 我會在晚上8 : 15 起來, 非常準時, 不需要鬧鐘。 由於睡眠週期長度的改變, 我一天睡4個週期長度, 晚上長睡3個週期, 傍晚再睡1個週期。
在這裡, 我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 就是將睡眠分成兩個階段。 如果你一天只睡4.5小時然後說"我今天的睡眠已經完成了", 也許你剩下的19個小時你不好熬。 你必須把它分成2個或2個以上的睡眠階段。 你應該將小睡進行間隔, 這樣才能起到恢復大腦功能的作用。
也許,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睡, 你的身體能吃得消嗎?我要告訴你的是, 那些年我很健康, 幾乎不生病, 我不吃糖類, 只吃蔬菜和蛋白質。 我的膽固醇很低, 工作效率也是非常高, 一邊正常的上班, 還要安排職稱考試的問題。
也許, 你可能會有疑問, 為什麼原本整段時間睡眠可以分割成幾段?其實,
根據這個理論, 歐美一些國家, 有的人根據達, 芬奇的方法, 習慣一天睡三次, 午飯後小憩一會兒、晚飯後打盹兒片刻和正式睡眠。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當感覺特別累時, 就想休息一會兒, 一旦抽時間打個盹兒, 精力會很快恢復, 即使晚上少睡兩個小時也不困。 這是因為, 人在一天中由於思維、感覺、反應而消耗的腦細胞之中存儲的能量, 只有通過酣暢的熟睡才能更好地補充能量。
由此看來, 熟睡時間高, 這種睡眠時間可能很短, 但能夠維持各種生理功能的運轉;與之相反,
所以, 觀察能力強的人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成就感的人, 心情舒暢, 雖然應酬多讓睡眠時間變少, 但是他們入睡快, 睡眠品質好, 所以非常精神;相反, 有挫折感的人, 心事重重, 待在床上的時間長, 睡眠品質並不高, 反而會感覺非常的疲憊。
總之, 睡眠時間的長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而分段睡眠這一健康時尚的睡眠法, 正是順應了 "只要能消除疲勞和恢復精力, 適當減少或增加睡眠時間都是無可非議的"這一現代生活健康準則。 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忙碌, 不妨試一試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