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黃疸有何表現 家長要懂得怎麼護理才關鍵

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大部分未為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 其原因複雜, 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下面我們看看小兒黃疸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黃疸的症狀

①黃疸基本症狀之消化道症狀, 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狀。

②膽鹽血症的表現, 主要症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③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 黃疸加深時, 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 唾液一般不變色。

④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小兒黃疸的原因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 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

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 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 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 濃度增加, 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 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 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重;*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 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據報導,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 9%。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 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 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 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壞, 胎兒出生後, 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

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 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 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 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小兒黃疸護理方法

1、瞭解黃疸厲害程度

瞭解黃疸厲害程度, 根據患兒皮膚黃染的部位和範圍, 估計血清膽紅素, 判斷其發展速度。 一遍更好地控制治療及護理。

2、在新生兒患有黃疸期間

在新生兒患有黃疸期間, 常常會出現吸吮無力的狀況, 媽媽在哺乳或者餵養時, 要有耐心。 少量多次、間歇餵養, 保證奶量充足攝入。

3、要注意保暖

要注意保暖, 確保體溫的穩定, 並及時發現呼吸變化並積極處理。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

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 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

如果次數不足, 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 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泄。 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 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 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這是小兒黃疸的治療方法之一。

小兒黃疸如何預防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 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 故妊娠期間, 孕母應注意飲食衛生, 食飲有節, 不過食生冷, 不過饑過飽, 並忌酒和辛熱之品, 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黃疸嬰兒者, 產前宜測定血中抗體及其動態變化, 並採取相應預防性服藥措施。 在分娩時應加強監護, 產後也應對嬰兒進行嚴密的監護, 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治療。

3、夫妻雙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親血型為O,

父親血型為A、B或AB), 或者母親RH血型呈陰性, 應定期做有關血清學和羊水檢查, 並在嚴密監護下分娩, 以防止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生。

4、嬰兒出生後就應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 及時瞭解黃疸的出現時間及消退時間, 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 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瞭解黃疸的進退。

5、新生兒注意保暖, 早起開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