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得了糖尿病不敢吃主食?糖友小心6大飲食誤區

得了糖尿病, 不少人不敢吃太多主食, 擔心會使血糖升高;還有的糖友不敢吃肉, 只喝稀飯。 其實這些做法都不可取, 不僅不能控制血糖, 相反還容易造成血糖更高。

糖尿病患者的6大飲食誤區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很多糖友要麼不敢吃主食, 要麼吃不對食物。 糖友在飲食方面存在以下6個常見誤區:

不敢吃主食

有些糖友認為主食含糖量高, 升糖作用強, 因此只吃很少主食甚至完全不吃。 這樣做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 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的55%。 因此,

每天必須吃一定量的主食。 一般來說, 一個身材適中的成年人, 如無重體力勞動, 推薦的主食量是每天6兩左右(生食重量), 可以均勻分配, 每餐約2兩。 如果主食吃得過少, 機體能量供應不足, 可能會發生低血糖;假如同時又有大量體力活動, 低血糖會更加嚴重;長期不吃主食還會造成營養不良, 甚至饑餓性酮症, 十分危險。 需注意, 6兩主食的總量並非適合每一個人, 還需結合自身體重、活動量及血糖情況, 在醫生指導下調節。

不敢吃細糧

由於粗糧中膳食纖維含量豐富, 升糖較慢, 不少糖友認為只有吃粗糧才是最健康的, 拒絕吃細糧或是吃得過少。 然而只吃粗糧對健康也不利。 粗糧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甚至損傷胃腸功能。

膳食纖維攝入過多也會干擾其他營養物質(如礦物質和膽固醇)的攝入, 造成營養失衡。 粗糧和細糧應搭配食用, 這樣兩者中所含的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可以互補, 更好吸收, 為人體提供均衡營養。 一般來說, 可以每餐按6:4的搭配比例食用粗糧和細糧, 同時應避免一餐中只有粗糧或只有細糧的吃法。

饑一頓飽一頓

有的糖友可能這一頓吃多了, 已達到了規定的每日主食攝入量, 因此下頓就不吃主食了。 這同樣是不可取的, 雖然看似能量攝入總量沒變, 但並不利於血糖的平穩。 血糖波動過大對糖友也是十分有害的, 可能引起低血糖、酮症酸中毒或血管病變等急慢性併發症。 因此要養成習慣, 每餐只吃額定量的食物。

不含糖食品可多吃

受一些廣告的誇大宣傳或誤導, 很多糖尿病人認為糖尿病專用食品不含糖或只加入了甜味劑, 不會升高血糖, 因此不用控制, 但其實它們與米飯、饅頭相同, 不加控制會引起血糖升高。

大量喝稀飯

很多糖尿病人喜歡喝稀飯, 專家指出, 煮熟的稀飯吸收快易造成餐後高血糖, 應改變大量喝稀飯的飲食習慣。

依賴藥物降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很重視藥物治療, 忽視飲食運動療法, 認為有病服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其他均無關緊要。 其實, 飲食和運動都是治療糖尿病的必要手段, 沒有飲食治療就沒有糖尿病的理想控制;而運動可以降低血糖, 增強心肺功能, 促進血液迴圈。

糖友進餐順序有講究

要想血糖控制好,

除了要避免上述誤區外, 在吃法的時候還要注意順序。 正常的進餐順序也很重要, 它能夠有效地幫助控制食量, 調整飲食結構。

正餐前先喝小碗湯

糖友喝湯應以清淡為主。 濃湯會帶來很多的鹽分和油脂, 會讓身體不堪重負。 尤其是喝熱湯既有暖胃的作用, 又能夠緩解饑餓, 避免狼吞虎嚥。 湯最好放在正餐前喝, 飯後喝湯會沖淡食物消化所需的胃酸。 喝完湯後先吃粗纖維的蔬菜, 增加飽腹感, 這樣可以減少後面主食的攝入。 主食應粗細搭配, 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如小米、窩頭等, 這些粗糧在胃裡消化的時間長, 血糖上升較慢, 可以有效抑制糖尿病病人餐後血糖升高。

肉類在主食後食用

肉類應放在主食後食用。

進食一定量的主食後, 攝入的肉類自然會相應減少, 從而減少油脂攝入。 另外, 最好應用較為清淡的方法烹調肉類, 避免油炸。

餐後半小時再吃水果

餐後吃水果有助食物的消化。 因為水果中富含果糖, 不像主食及肉食等含澱粉和蛋白質成分的食物需要消化, 水果可直接進入小腸被吸收。 飯後馬上吃水果會快速提高血糖, 增加胰腺負擔。 主食中消化較慢的澱粉、蛋白質會阻塞消化較快的水果, 增加腸道負擔, 減少部分營養素攝入, 並且水果如果不能及時消化, 在體內37℃的環境中, 還很容易腐爛產生毒素。

不想餐後血糖飆升, 糖友最好按照上述順序來用餐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