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怎麼預防流鼻血 通過食療預防流鼻血。 怎麼預防流鼻血呢?流鼻血的原因是什麼呢?流鼻血的應急處理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瞭解下怎麼預防流鼻血 通過食療預防流鼻血。
通過食療預防流鼻血
平時針對不同情況, 可運用一些食療方法進行有效的預防。
比如肝腎陰虛的孩子, 平時多服用本地塘鯴煲黑豆湯;熱性鼻炎的孩子, 多喝鮮蓮藕煲豬鼻子湯, 以“鼻”治鼻;肝、胃有火熱的孩子, 可喝夏枯草煲豬胰湯, 以及紅蘿蔔茅根煲豬瘦肉湯。
對於外感風熱者, 即風熱感冒後流鼻血的孩子來說,
由於氣候環境變化, 現在的孩子鼻部、咽部容易受燥邪干擾, 灼熱上火, 為保護肺絡、鼻絡, 平時應該給孩子多喝一些養陰潤燥的飲品, 如鮮雪梨汁、鮮藕汁、鮮西瓜汁、蜂蜜水等等。
流鼻血時怎樣處理?
要立即坐下, 將鼻腔內血液擤乾淨, 並將拇指放在出血的鼻側, 食指捏住鼻頭可活動的組織來壓迫止血, 一般指壓時間為5-10分鐘, 指壓的力度, 應該以感到鼻痛, 同時讓出血者張口呼吸為宜。
鼻部可用濕毛巾或冰塊冷敷, 以縮短止血時間。 如果10分鐘後還是無效, 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怎麼預防流鼻血
孩子鼻粘膜薄易流鼻血
從西醫角度來說, 常見的原因有外傷(如跌打損傷)、外感、過敏、炎症、擤鼻子過猛等等。
流鼻血在中醫上稱為鼻衄, 出血嚴重者成為鼻洪。 從中醫角度來說, 鼻衄是身體“過火”引起的。 但這“火”可分為實、虛兩大類。 實證多以肺、胃肝之火熱為主, 火性上炎, 循經上蒸, 鼻部脈絡受損而出血。 虛證多為肝腎陰虛, 虛火上越, 灼傷鼻部經絡而出血, 或因脾氣虛弱, 氣不攝血而出血。
肝胃實火上炎多見於形體過胖的孩子, 表現為脾氣比較焦躁, 容易發脾氣。 此類孩子石是紅的, 舌苔是黃的。 中成藥方面, 可服用牛黃解毒丸、水牛角濃縮粉, 或用夏桑菊沖劑降火。
肝腎陰虛的孩子, 常表現為活動後容易累, 喜歡讓大人抱, 尿量較多, 大小便比較吃力。 這類孩子的鼻衄, 可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治療。 脾氣虛不攝血者, 表現為比較瘦弱、不愛吃飯, 這類孩子的鼻衄可用中成藥歸脾丸、人參養榮丸、參芪精治療。
流鼻血的應急處置
馬上做:
1、身體稍微前傾, 捏住鼻子5—15分鐘, 或在鼻樑上壓冰袋。
2、用止血劑或鼻腔噴液將棉花沾濕, 塞入鼻孔可幫助止血, 白醋也行。
3、左(右)鼻孔流血, 舉起右(左)手臂, 數分鐘後即可止血。
不要做:
頭部後仰(出血容易下嚥, 可能嗆入肺中, 造成危險。
何時求醫:20分鐘還止不住鼻血;同時伴有頭痛、眩暈、耳鳴或視覺問題時, 必須立即就醫!
誤區1:出血時應該保持仰頭姿勢,
正確做法:由於在解剖結構上, 鼻部後方與咽部相同, 仰頭姿勢雖然在表面上可以防止血液流出鼻腔, 但這些血液會從後方流入咽部, 容易咽下導致噁心等不適感。 為了避免咽下血液帶來的不適感, 鼻出血時應保持身體微微前傾的姿勢。
誤區2:出血時可以用衛生紙堵住鼻腔來止血
怎麼預防流鼻血
正確做法:這種方法其實是可以止血的, 原理就是通過物理作用壓迫鼻部血管, 達到壓迫止血作用, 但衛生紙、棉球等物品並不能保證無菌, 加之鼻出血時鼻腔內出血點往往具有損傷, 細菌容易進入傷口, 導致局部感染。 更為危險的是, 鼻部處於面部“危險三角區”範圍之內, 該區域的感染有一定可能導致嚴重的感染性顱靜脈竇血栓,
誤區3:鼻出血只是正常現象, 無需就醫
正確做法:儘管高達85%的鼻出血是並無特殊原因引起的特發性鼻出血, 但對相當一部分反復發作、程度較重的鼻出血患者而言, 合併有其他中重度鼻部疾病的可能性依然不小。 例如部分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和鼻咽部腫瘤便會以反復鼻出血為第一表現。 因此, 流血不止、經常流血者, 都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