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這麼好看, 都點擊了進來。
日常生活中, 經常聽到這種情況, 好好的一個人早晨一覺醒來, 半身麻木, 說話言語不清, 到醫院一檢查, 是“腦梗”。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 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 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就導致腦梗, 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梗, 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裡會有血栓?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 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 不會形成血栓。
在長時間乘坐火車和飛機的途中, 由於缺少水分和運動, 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 血液內的栓塊更易掛壁、沉積, 形成血栓。 又如, 當人體內血管受損後, 血栓開始自動形成來修復血管壁, 保護血液不再外流。 通過回饋機制調節血塊形成的速度和大小, 正常情況下, 當受損部位痊癒之後, 血塊降解並消失。 可當凝血因數病變或一些其他原因導致血塊形成過程出現問題時, 就導致高凝狀態發生, 痊癒之後血塊仍然會增加, 形成異常或過量血栓阻塞血管。
大多數血栓形成後、發病前,
由於血栓在發病前極為隱蔽, 發病後症狀劇烈, 且大多是在安靜的情況下發病, 因此, 積極防範血栓發病非常重要。 對此, 我有以下幾點建議:首先, 要多運動, 瞭解血栓發病的相關知識。 其次, 長期坐飛機、火車、汽車等長途交通工具出行的人, 一定要注意在旅途中多活動腿,
血栓中醫臨床辯證診斷治療方血栓病的早期預防, 或發生後能預防復發, 較形成嚴重疾病是更有意義。 中醫藥在這方面是有大有作為的。
中醫學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 對血栓多屬於“血瘀”證範疇, 因此臨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來防治血栓形成。
中醫活血化瘀的藥有很多, 一般來講可分為四類:活血祛瘀藥、養血活血藥、活血止血藥與破血祛瘀藥。
中醫對血栓的預防與治療並非如此簡單, 更主要的是講究辨證, 也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個體化治療或給藥。 從中醫理論講, 瘀血既是病因, 也是病理產物, 是由特定的原因導致的瘀血, 而瘀血又會產生一些新的病理變化。 在治療時要根據具體情況, 在不同時間, 不同時期, 配合其它中藥進行了治療。
感謝您的觀看, 希望您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