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膠枸杞雞
材料:阿膠30克, 雞1只, 枸杞15克。
做法:將阿膠砸碎, 放杯中, 加黃酒, 隔水燉烊;雞宰殺後去毛及內雜;枸杞子洗淨;生薑、蔥適量、將淨雞肉放鍋中, 加生薑、蔥, 並加水足量, 燉半小時, 去生薑、蔥, 加枸杞子, 倒入烊化的阿膠, 並放鹽, 再燉煮15分鐘, 加味精調味食用。
2、雞煮益母草
材料:烏雞1只, 益母草500g(分4份, 分別用酒、醋、薑汁、川芎汁浸透炒幹)。
做法:將制好的益母草, 放入雞膛內, 用清湯煮, 雞淡吃, 或酒送下亦可。 雞骨並藥渣焙乾為末, 加當歸120g、續斷60g、薑18g為末, 煉蜜為丸, 每丸9g。 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
3、當歸羊肉湯
材料:當歸、黨參各15g, 黃芪30g, 生薑10g, 羊肉500g。
做法:羊肉切片, 各藥用紗布包紮, 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爛熟。 飲湯吃肉。
源于《濟生方》。 本方以參、芪補氣, 羊肉補血, 當歸補血活血、止痛, 生薑溫中健胃。
1.要注意保暖, 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 “美麗凍人”是要不得的。
2.在飲食上, 要避免吃生冷食物, 少吃白菜、白蘿蔔、綠茶等寒性的食物等, 多吃些溫陽的食物, 例如烏靈菌粉燉羊肉、狗肉、韭菜、核桃、桂圓、棗、花生等。
3.嚴重的宮寒情況可以適當吃些滋補類的中藥, 中藥安全無副作用, 例如鹿胎膏對暖宮驅寒就有很好的效果。 史料記載, 張仲景《療婦人方》中曾說到鹿胎膏能補氣養血、滋補腎陽、暖宮、溫經散寒、行氣止痛、活血調經、延經之作用。
4.宮寒的女性要養成每晚泡腳的好習慣, 每晚用熱水泡腳半小時, 常年堅持下去也有驅寒的作用。
5.“宮寒”的人還應適當加強運動, 一般來說, 宮寒的人偏於安靜沉穩, 運動過多時容易感覺疲勞。 其實“動則生陽”, 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 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 步行, 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 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 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迴圈, 使全身溫暖。
6.還可以採用艾條溫灸的方法。 一般選取兩個穴位: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 每天用艾條每日熏烤30分鐘, 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