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氣溫高, 如果再加上多雨, 或者本來所屬的環境就十分濕熱, 人們會很容易出現沒有食欲、四肢沉重等濕氣重的現象, 那麼, 夏天濕氣重該怎麼祛濕呢?有沒有什麼值得推薦的食療方呢?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
1、使用蔥、薑、蒜去濕氣
蔥、薑、蒜是三種常見的調味品, 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藥用價值。 蔥、薑、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 老姜熬水就是常見的用法。 這樣的姜湯對排出體內的濕氣有幫助, 還可以令我們的身體快速發汗, 緩解體內濕氣過重的情況。 其他的調味品也是可以使用這些方法的, 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祛濕的方法祛除體內的濕氣, 可以試試薏米。 其性味甘淡微寒, 可以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 而紅豆性平, 味甘酸, 可以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如果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 具有利尿、除濕的功效, 達到祛除濕氣、排毒養顏的作用。 除此以外, 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 放到煲湯材料中或煲成粥、煮水喝, 具有利尿、除濕的功效, 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 但是, 要注意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 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3、拔罐療法祛濕
拔罐療法對祛濕有一定效果。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 它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4、艾灸除濕
艾葉味苦性辛溫, 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 “以之炙火, 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 對春季除濕邪很有療效。
5、科學飲食
祛濕的方法“藥補不如食補”十分正確。 去濕氣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 科學飲食就是要均衡並且適量的攝取食物, 不能夠暴飲暴食, 同時也不能節食。 在日常的飲食習慣, 女性也要遵守不偏食、挑食, 才可以調理好腸胃系統, 進而造成體內的水分代謝恢復正常。
日常的飲食最好做到科學, 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膩食物。 這是因為油膩食物會在春腸胃消化出現問題, 甚至出現消化不良、發炎等等的問題。
祛濕熱的食療方
1、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2、雞骨草燉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5克、豬橫鶪80克, 薑1片、蜜棗半粒。
做法:先把雞骨草、豬橫脷清洗乾淨, 然後把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燉盅內, 猛火燉夠3小時, 待燉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3、鮮桑葉燉豬腱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薑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 切成大片。 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 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 猛火燉3小時, 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除了文中介紹的祛濕熱的食療方以及食物以外, 濕熱體質的朋友還可以多吃一些紅豆(赤小豆)做成的食療, 因為紅豆也是祛濕熱的好幫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