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聞診之聞聲--咳嗽

【聞診】咳嗽是肺失宣降, 肺氣上逆的表現, 故多見於肺臟疾病, 但與其他臟腑也有密切關係。 如《素問·咳論》提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非獨肺也”的說法。 咳嗽隨其證型的不同醫者所聽到的咳聲亦不同, 如咳聲重濁、咳聲不揚、乾咳, 咳而聲低、咳聲陣發等。 咳、嗽、咳嗽過去是有區分的。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咳謂無痰而有聲, 肺氣傷而不清也。 嗽是無聲而有痰, 脾臟動而為痰也。 咳嗽謂有痰而有聲, 蓋因傷於肺氣, 動於脾濕, 咳而為嗽也。 “臨床中三者常相兼出現故勿需區分。 咳嗽一病聞診較簡單, 但通過聞診對咳嗽分型辨治稍有難度,

如聞乾咳多為外感燥邪或肺陰不足, 咳聲重濁多為濕濁內阻, 寒邪入侵犯肺等等, 所以詳辨咳嗽的聲音可指導臨床正確用藥。

【臨床意義】聞及咳嗽首先鑒別其為外感咳嗽還是內傷咳嗽。 外感咳嗽起病較急, 有明顯的致病原因, 病程較短, 一般常見風寒、風熱、暑濕、燥邪犯肺型, 各型均有其特點。 風寒犯肺可見咳嗽聲重兼鼻流清涕, 惡寒發熱, 喉癢身重, 舌苔薄白, 脈浮緊等症;風熱犯肺可見咳嗽不爽, 咽喉腫痛, 咳痰稠黏, 鼻咽乾燥, 或乾咳, 胸痛, 舌紅苔薄黃, 脈浮數等症。 暑濕咳嗽以咳聲重濁, 痰多黏稠, 或白或黃, 伴脘滿腹脹, 納少神疲, 汗出, 舌苔白膩, 脈濡數或濡滑;燥邪犯肺可見乾咳, 痰少或痰中帶有血絲,

咽乾咽痛, 舌苔薄黃, 脈浮數等症;內傷咳嗽起病較緩, 病程較長, 常無明顯誘因, 常見有肺脾氣虛咳嗽、肺陰虛咳嗽、腎陽虛咳嗽、肝火犯肺咳嗽, 各證型亦有其特點。 肺脾氣虛可見咳聲低微, 短氣, 咳痰稀薄色白, 面晄或浮腫, 少氣倦怠, 動則易汗, 易感冒, 食欲不振, 舌質淡, 苔薄白, 脈細無力;肺陰虛可見乾咳, 或痰中帶血, 久咳不止, 痰少而黏, 口燥咽幹, 或聲嘶啞, 五心煩熱, 盜汗, 胸痛, 舌質紅, 少苔, 脈弦細或細數;腎陽虛可見咳聲低而音濁, 痰清稀呈泡沫狀, 氣短, 勞累則加重, 畏寒肢冷, 或四肢浮腫, 苔白質淡, 脈沉細;肝火犯肺咳嗽可見咳嗽氣逆, 痰出不爽, 脅痛, 咽喉乾燥, 煩躁易怒, 舌邊尖紅, 苔薄黃而幹, 脈弦數等。 臨床中外感咳嗽以實證多見,
內傷咳嗽以虛證多見。

【治法】咳嗽隨分型不同治法各異, 外感風寒咳嗽治當疏風散寒, 宣肺止咳, 方以杏蘇散加減;外感風熱咳嗽治當疏散風熱, 宣肺止咳, 方以桑菊飲加減;暑濕咳嗽治當清暑化濕, 宣肺止咳, 方以飲香薷加減治療;燥邪咳嗽治當潤燥止咳為主, 方以桑杏東加減;肺脾氣虛之咳嗽當以補肺、健脾、益氣、止咳為法, 方以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加減治療;肺陰虛咳嗽治當養陰潤肺止咳, 百合固金東加減;腎陽咳嗽當以溫補腎陽, 納氣止咳, 方以六味地黃東加味治療;肝火犯肺咳嗽治當清肝瀉火, 潤肺止咳, 方以清金散加減治療。 上述治法僅供參考, 臨床還鬚根據具體病證, 選用相應的治療方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