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溫度高, 人體燥熱有餘, 無論大人還是兒童應根據夏季的氣候特點遵循一些飲食原則, 調整飲食。
1、小嬰兒不宜斷母奶
母乳餵養的寶寶不能在夏季斷奶, 這是由於炎夏寶寶胃腸道消化酶分泌減少, 改用其他飲食易引起消化不良, 再則夏季細菌繁殖快。 易污染食物, 引起腸炎, 母乳相對較其他食物安全。
2、冷飲不宜多喝
到了炎夏, 冷飲是最受小兒喜愛的食品, 但不能多喝, 這是因為兒童胃腸貓膜特別嬌嫩, 多喝冷飲會造成胃腸道貓膜毛細血管收縮, 胃壁平滑肌痙攣。 使胃液分泌受到抑制,
3。 注意營養平衡
夏季小兒出汗多, 容易丟失較多的水分, 鉀、水溶性維生素也隨汗排出體外。 此外高溫下人體代謝加快, 蛋白質消耗加多, 所以應多吃些豆製品、魚、肉類, 以及新鮮疏菜、水果。 但應注意有些蔬菜、水果不宜多吃, 如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 可使體內鈣和鋅生成草酸鈣及草酸鋅, 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 造成鈣和鋅缺乏, 骨骼及牙齒發育不良, 並影響智力發育。 西瓜是夏季清暑解渴的水果,
4、注意飲食衛生
炎夏是食物中毒的高峰季節, 由於溫度較高很適合細菌生長繁殖, 使食物變質, 孩子吃了變質食物極易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要做到飯萊少隔夜, 即使放在冰箱中的食物也不保險, 進食時一定要回鍋加熱後才能給孩子吃。 要從小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洗手, 不吃不潔食物。
夏季兒童飲食指南
1、酸味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 所以適當吃些酸味食物, 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等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又能生津解渴,
2、苦味食物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 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甙類、微量元素等, 具有解熱泄火功能, 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蒲公英、茶葉等。
3、富鉀食物
天熱補鉀, 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 如香蕉、草莓、桃子、菠菜、馬鈴薯、大蔥、芹菜、毛豆等。
4、順氣食物
夏天天氣炎熱, 往往造成人們身心疲憊煩悶, 選食一些順氣又可口的食物尤為重要。 例如蘿蔔、藕、茴香、山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