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天, 人們就會費心在如何從飲食中給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 但是不少人都會徘徊在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今天介紹一些秋季的飲食常識, 該吃的絕不放過。

秋季天氣涼爽, 人的食欲會較夏天大增, 日常飲食提倡的是飲食適量, 過多的飲食會給身體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甚至某些蔬菜吃的過多都會有危害。 例如芹菜類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難消化食物, 吃的過多不僅難消化, 更會傷及胃腸, 容易造成胃出血等病症。

另外, 某些蔬菜含有較多的草酸, 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 不僅造成鈣的流失, 草酸與鈣的結合物草酸鈣會在人體沉積, 造成結石病, 近年來, 發現不少吃素的女性患結石病的比例越來越高, 這也是原因之一。
有些人喜歡吃瓜果, 儘管秋季涼爽, 但也習慣在飯後吃點瓜果, 以為是助於消化, 這一觀點是大錯特錯, 立秋後, 瓜果類食物都不能多吃, 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俗話說“秋瓜壞肚”, 吃太多, 也容易造成腹瀉等病症。

秋季雖然乾燥, 但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是會明顯覺得很潮濕, 早晨喝一碗粥, 會起到健脾補氣的功效, 再次推薦粳米粥、玉竹粥等。

秋季人體的抵抗力會明顯下降, 要注意飲食上少吃一些辛味辣味的刺激食物, 這類食物會刺激胃腸, 引發一些潰瘍及炎症, 其次這類食物會傷及肺部, 再次特別提醒要注意。
秋季乾燥, 應該多注重吃一些潤腸的食物, 例如蜂蜜、杏仁等食品, 不僅能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 可預防秋燥引起的皮膚乾燥、便秘等症狀。

營養學專家指出, 人類要獲得全面的營養就得保證食物的多樣化, 做到不挑食, 秋季的營養平衡, 就要特別注意食物的多樣性, 多補充穀類、纖維素、維生素等類食物。

飲食上還要特別注意一個習慣,做到細嚼慢嚥,不僅有利於人體充分的消化食物,將必須的營養物質完全吸收,又能通過咀嚼保持腸道的水分,達到防燥功效。
飲食上還要特別注意一個習慣,做到細嚼慢嚥,不僅有利於人體充分的消化食物,將必須的營養物質完全吸收,又能通過咀嚼保持腸道的水分,達到防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