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寶寶生病前有什麼特別反應嗎 注意7大徵兆

寶寶生病的徵兆有哪些呢?嬰幼兒時期的小寶寶, 身體抵抗力嬌柔, 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生病, 作為媽媽我們一定要做好眼疾手快, 寶寶出現疾病的徵兆的時候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 避免疾病的惡。 那麼怎麼發現寶寶是否要生病呢?

寶寶生病前的徵兆

1、情緒反常

從情緒變化能看出寶寶是否可能生病, 健康寶寶在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後, 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 而且容易適應環境, 但生病的孩子情緒往往異常。

寶寶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乾燥常是發熱的徵兆;而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

除以上明顯徵兆外, 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萎靡不振、煩躁不安或愛發脾氣。 父母要仔細觀察, 及時發現, 及時就診。

對於寶寶因疾病而產生的情緒反應, 父母一定不要對他呵斥, 一方面要予以理解, 另一方面更要愛護他。 因為疾病和情緒可以相互影響, 寶寶疾病會使他情緒發生變化, 而不良情緒又會加重病情。

2、莫名持續哭鬧

當孩子還小, 無法表達不適時, 常用哭鬧來發洩情緒。 所以, 當孩子莫名地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時, 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 吳力群告訴記者, 孩子身體的任何地方感到不適, 比如瘙癢、頭疼、腹脹等, 都可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如果孩子莫名地哭鬧, 父母應給孩子做一個簡單的全身檢查,

看看孩子哪裡不舒服, 也可以測測體溫, 看看是否發燒。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 如果孩子持續哭鬧不止, 必須去醫院就診, 有可能出現腸梗阻等急腹症。

3、食欲變化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 食量也較穩定。 如果發現食欲降低、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話, 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 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或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 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 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 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生病寶寶的食欲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欲不佳上, 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

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 多飲多食, 吃不飽, 即使吃得多, 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

對於由進食習慣不好而引起的食欲不佳, 家長千萬不要對之用哄騙、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

4、睡覺時翻動不安

正常的孩子一般入睡較快, 睡得比較安穩, 而生病的孩子通常睡不好, 且容易醒。 中醫上講“胃不和則臥不安”, 如果孩子飲食過量, 或吃了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則會引起肚脹, 腸胃不舒服, 使得孩子晚上睡不安穩, 輾轉反側。 各種疼痛, 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也會使孩子夜間睡眠不好。 此外, 吳力群提醒, 如果孩子的睡眠突然變得比平時多, 比如平時不睡午覺, 現在突然需要睡午覺, 或者總想睡覺, 也有可能是生病的前兆,

應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怕冷等症狀。

5、多汗

生理性的小兒多汗常見於天氣炎熱, 室溫過高, 穿衣、蓋被過厚等, 還有的在吃飯或吃奶時全身出汗或額頭冒汗, 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且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 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現在小兒安靜或睡眠狀態下, 如:平臥或睡眠時, 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 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 往往還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狀, 如營養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身體虛弱的小兒在白天過度活動, 晚上入睡後往往多汗, 但深睡後汗逐漸消退, 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患兒多見於此類多汗;而空腹多汗應該警惕低血糖。

專家提示:給孩子勤洗澡、勤換內衣和被褥, 以保證皮膚的清潔,

尤其是腹股溝、腋窩等皮膚褶皺處要多清洗。 母親在哺乳的同時應適當多喂水, 年齡稍大的孩子應注意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 房間溫度要適宜, 防止過冷或過熱。

6、排便異常

排便異常也是寶寶生病的徵兆, 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 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 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 通常給寶寶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同時應該鼓勵孩子多活動, 增強參與排便肌肉的肌力,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但如果是新生兒出現便秘, 最好還是要找一下兒科醫生, 以排除身體本身的異常。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 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 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7、嘴裡有口氣

健康的孩子口氣清新,舌頭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孩子的口氣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發紅,眼屎多,不思飲食,一般是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現內熱,引起了積食。積食的原因基本是因為某一次或某段時間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孩子長期積食,不願吃東西,攝入營養不夠,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吳力群說,此時應控制孩子的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否則會導致腹痛、腹瀉,加重消化不良。(參考網站:39健康網)

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7、嘴裡有口氣

健康的孩子口氣清新,舌頭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孩子的口氣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發紅,眼屎多,不思飲食,一般是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現內熱,引起了積食。積食的原因基本是因為某一次或某段時間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孩子長期積食,不願吃東西,攝入營養不夠,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吳力群說,此時應控制孩子的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否則會導致腹痛、腹瀉,加重消化不良。(參考網站:39健康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