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的徵兆有哪些呢?嬰幼兒時期的小寶寶, 身體抵抗力嬌柔, 稍有不慎就可能會生病, 作為媽媽我們一定要做好眼疾手快, 寶寶出現疾病的徵兆的時候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 避免疾病的惡。 那麼怎麼發現寶寶是否要生病呢?
寶寶生病前的徵兆
1、情緒反常
從情緒變化能看出寶寶是否可能生病, 健康寶寶在他的需求得到滿足後, 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 而且容易適應環境, 但生病的孩子情緒往往異常。
寶寶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乾燥常是發熱的徵兆;而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
對於寶寶因疾病而產生的情緒反應, 父母一定不要對他呵斥, 一方面要予以理解, 另一方面更要愛護他。 因為疾病和情緒可以相互影響, 寶寶疾病會使他情緒發生變化, 而不良情緒又會加重病情。
2、莫名持續哭鬧
當孩子還小, 無法表達不適時, 常用哭鬧來發洩情緒。 所以, 當孩子莫名地出現哭鬧不止的情況時, 父母就要提高警惕了。 吳力群告訴記者, 孩子身體的任何地方感到不適, 比如瘙癢、頭疼、腹脹等, 都可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如果孩子莫名地哭鬧, 父母應給孩子做一個簡單的全身檢查,
3、食欲變化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 食量也較穩定。 如果發現食欲降低、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話, 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 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缺鋅、維生素A或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 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 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 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生病寶寶的食欲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欲不佳上, 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
對於由進食習慣不好而引起的食欲不佳, 家長千萬不要對之用哄騙、打罵的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
4、睡覺時翻動不安
正常的孩子一般入睡較快, 睡得比較安穩, 而生病的孩子通常睡不好, 且容易醒。 中醫上講“胃不和則臥不安”, 如果孩子飲食過量, 或吃了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則會引起肚脹, 腸胃不舒服, 使得孩子晚上睡不安穩, 輾轉反側。 各種疼痛, 如牙痛、頭痛和神經痛等也會使孩子夜間睡眠不好。 此外, 吳力群提醒, 如果孩子的睡眠突然變得比平時多, 比如平時不睡午覺, 現在突然需要睡午覺, 或者總想睡覺, 也有可能是生病的前兆,
5、多汗
生理性的小兒多汗常見於天氣炎熱, 室溫過高, 穿衣、蓋被過厚等, 還有的在吃飯或吃奶時全身出汗或額頭冒汗, 這些都屬正常現象。 且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 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現在小兒安靜或睡眠狀態下, 如:平臥或睡眠時, 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 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 往往還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狀, 如營養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身體虛弱的小兒在白天過度活動, 晚上入睡後往往多汗, 但深睡後汗逐漸消退, 佝僂病和營養不良患兒多見於此類多汗;而空腹多汗應該警惕低血糖。
專家提示:給孩子勤洗澡、勤換內衣和被褥, 以保證皮膚的清潔,
6、排便異常
排便異常也是寶寶生病的徵兆, 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 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 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 通常給寶寶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同時應該鼓勵孩子多活動, 增強參與排便肌肉的肌力,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但如果是新生兒出現便秘, 最好還是要找一下兒科醫生, 以排除身體本身的異常。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 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 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7、嘴裡有口氣
健康的孩子口氣清新,舌頭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孩子的口氣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發紅,眼屎多,不思飲食,一般是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現內熱,引起了積食。積食的原因基本是因為某一次或某段時間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孩子長期積食,不願吃東西,攝入營養不夠,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吳力群說,此時應控制孩子的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否則會導致腹痛、腹瀉,加重消化不良。(參考網站:39健康網)
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專家提示:腹瀉寶寶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腸道得到合理休息。而母乳餵養的孩子要少吃油膩食品,以免消化不良而加重腹瀉。同時,每次便後要用溫水清洗寶寶臀部,並用毛巾擦乾,塗些爽身粉。
7、嘴裡有口氣
健康的孩子口氣清新,舌頭粉嫩清透,舌苔薄白。如果孩子的口氣中有酸腐味,舌苔白而厚,嘴唇發紅,眼屎多,不思飲食,一般是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出現內熱,引起了積食。積食的原因基本是因為某一次或某段時間吃太多造成的。如果孩子長期積食,不願吃東西,攝入營養不夠,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吳力群說,此時應控制孩子的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否則會導致腹痛、腹瀉,加重消化不良。(參考網站: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