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體各個器官之間, 胃部有著不可取代的功效。 尤其是在我們的日常飲食當中, 腸胃可以吸收大量的植物營養, 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能量。 但是如果我們患有胃脹這種疾病, 無論是對腸胃還是我們的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傷害。
胃脹氣4大另類原因
胃腸脹氣通常原因很多, 除了病理性原因之外, 生活習慣等原因也非常關鍵。
1、反復加熱食物
營養師表示, 反復加熱麵食、米飯和土豆等食物, 容易破壞其中的分子結構, 會形成難以消化的抗性澱粉, 從而導致胃脹氣。
2、激素水準波動
女性經期胃脹氣,
3、常嚼口香糖
曼徹斯特大學的胃腸病學專家彼得·霍韋爾教授表示, 與吃飯過快一樣, 嚼口香糖會吞下更多空氣, 增加胃腸脹氣的風險, 含有山梨醇或木糖醇的口香糖會導致脹氣危險翻倍。
4、服用抗生素
服用抗生素可能會擾亂腸道菌群平衡, 導致壞細菌過量繁殖。 腸道缺少好菌就更容易發生脹氣。
治療胃脹的方法:
1、細嚼慢嚥
吃飯時應細嚼慢嚥, 不要張開嘴巴咀嚼或邊吃邊說話, 邊吃飯邊喝湯, 它們均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脹氣。
2、嚼米湯
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 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 煮沸10分鐘。 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鐘。 過濾, 冷卻後,
3、遠離錯誤搭配食物
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 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 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 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 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4、吃飽後不要馬上坐著
吃飽後可以散步或站一會兒, 不要馬上趴著休息或是坐著, 尤其是趴著容易壓迫到胃部, 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甚至胃痛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