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一種常見的語言障礙, 特別是在兒童當中出現的頻率也特別多, 這對孩子將來會有嚴重的影響和危害, 我們要及早發現, 並且也要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嬌正和治療, 下面一起來進行一下瞭解。
什麼是兒童口吃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重複表達相同的字音、字詞重複、語句中斷等等, 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 當孩子表達吃力時常常會有身體抽搐和表情不正常的表現。 這種情況常見於兒童身上, 不過通常隨著孩子逐漸長大, 這種現象也會慢慢改善。 此外, 也有部分患者會一直持續到成年。
兒童口吃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55%, 故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 可能為單基因遺傳。 有人發現的孩子口吃是有家族遺傳史, 主要外因是學習語言的環境不佳, 如父母口吃, 或父母口語快、含混, 兒童不易模仿等。 也有人發現口吃患者及親屬中左利手多見, 認為口吃與大腦優勢側有關。
2、精神因素:兒童口吃往往發生在急性或遷延性精神創傷之後, 因而不少學說認為精神因素可能為口吃的重要發病原因。 有的兒童因為受到家長、老師或周圍一些人的嚴厲懲罰或訓斥, 使精神突然受到嚴重打擊, 由於這種恐懼的情緒或驚嚇引起了口吃, 同時精神緊張、焦慮等也會導致口吃現象。
3、軀體因素:先天的發育不良也引起口吃。
4、其它因素:有的學齡前兒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 有資料則根據腦電圖、發音肌肌電圖和氟呱啶醇臨床療效。 推斷口吃可能與邊緣系統和網狀結構複合體活動增強、發音肌功能不協調、和基底節存在生化障礙等因素有關, 但尚待臨床進一步論證。
兒童口吃嬌正方法
1、正確示範法:父母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 從容不迫地說出一句話, 讓孩子跟著學一遍。 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 切忌急躁, 應耐心引導。
2、唱歌朗讀法:口吃的孩子唱歌或朗讀課文時並不口吃。 這是因為這種語言活動中的節奏感所致。 您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 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 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 一點點地過渡。
3、節拍訓練法:孩子說容易結巴的語句時, 您可以打拍子, 打一拍說一個字, 一字一字慢說, 也可以利用音樂節拍伴奏練習。 這樣的節拍訓練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等這些語句被突破, 說起來不再困難了, 也就用不著節拍了。
4、角色扮演法:父母可以讓孩子借遊戲之機, 扮演某一角色, 使他感到不是自己在說話, 而是“角色”在說話。
糾正口吃注意事項
1、不責駡、不體罰、不指責、不嘲笑孩子, 所有會給他們帶來心理負擔的方式均不能採取, 即使是對孩子無心的要求也不可。
2、對待他們時要有充分的耐心, 不要過分關注他們的話講得怎麼樣。 而應是積極鼓勵他們開口表達, 並且引導他們慢慢講, 表達自己想到的東西。
3、必要的情況下, 家長在患兒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後, 再用簡單的話來完整地重複孩子所說的意思。 這種方式不僅能表達出家長已經聽懂, 還能告訴孩子正確的表述方法。 但是要注意別逼著孩子像做改錯題一樣地一遍遍重複,
4、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 帶著他們念歌謠、順口溜等, 給他們講簡單的故事、笑話等。 在娛樂的時間裡, 孩子是處於最放鬆的狀態, 可以在跟他們玩的時候展開“不經意”的對話。 此時他們在關注自己的動作, 注意力被轉移, 表達障礙也將有可能得到緩解。
5、讓孩子養成好的性格和心態, 那些外向、膽大、信心足的孩子就算曾有過這種病症, 也會因為內心感受不是那麼敏感而得到較快的改善。 而心性脆弱、膽小、性情焦躁的孩子, 病情可能會逐漸加重, 最終引發繼發性口吃。 如果孩子否定自己, 認為自己確實不行, 那麼他就不再能勇敢地表達, 這樣口吃將很難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