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拔罐出水泡未必不好 做好8點可遠離

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療法, 能治很多的疾病。 那麼, 拔罐出水泡好還是不好, 出水泡又是什麼原因呢?一起來看看拔罐出水泡好還是不好的介紹吧!

拔罐出水泡是壞事嗎?

從防止感染的角度來說, 確實不好, 因為水泡一旦破掉, 就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所以小水泡建議不要挑破, 讓其自行吸收, 這樣不會感染。 如果大水泡, 還是應該挑破的, 因為水泡大了, 生活中肯定會被壓到、弄破的, 還不如先挑破, 上點紫藥水之類即能消炎又能收斂傷口的藥, 早做好預防工作, 就不容易感染。

從治療的角度來說, 拔出水泡反而是個好事,

因為拔罐的部位多是在穴位或者經絡上, 在水泡的吸收過程中, 本身也是滲出的組織液對穴位或者經絡的加強刺激, 所以治療效果還會更好。 古人甚至會人為的讓某個穴位皮膚破損化膿以增強刺激的, 這比拔出水泡要厲害多了。 現在不主張拔出水泡與醫療安全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拔罐出現水泡的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 以濕氣最為突出。 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 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 也是濕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 這一點因人而異, 也是和體質有關係的。 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 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 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 等對患者情況瞭解了,

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

3、罐子溫度較高, 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 有時做閃罐, 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 這時留罐的話, 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異, 同一個人拔罐, 有的部位沒問題, 有的部位起泡。 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過重, 超出了承受能力。

這麼做可遠離水泡

一、在應用走罐時, 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 以免損傷皮膚, 或火罐漏氣脫落。

二、體位元須適當, 局部皮肉如有皺紋、鬆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 火罐易脫落。

三、在應用針罐時, 須防止肌肉收縮, 發生彎針, 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 贊成損傷。 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四、起罐時手法要輕緩, 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 按壓一下, 使氣漏人, 罐子即能脫下,

不可硬拉或旋動。

五、在應用刺血拔罐時, 針刺皮膚出血的面積, 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 出血量須適當, 每次總量成人以不超過10ml為宜。

六、在使用多罐時, 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 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 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 也不宜拔牢。

七、根據不同部位, 選用大小合適的罐。 應用投火法拔罐時, 火焰須旺, 動作要快, 使罐口向上傾斜, 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 應用閃火法時, 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 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 用貼棉法時, 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 用架火法時, 扣罩要準確, 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 用煮水罐時, 應甩去罐中的熱水, 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

八、拔罐後針孔如有出血, 可用幹棉球拭去。

一般局部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 為正常現象, 會自行消退。 如局部瘀血嚴重者, 不宜在原位再拔。 如留罐時間過長, 皮膚會起水泡, 小的不需處理, 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針刺破, 流出泡內液體, 塗以龍膽紫藥水, 覆蓋消毒敷料, 防止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