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髖部脫位的問診

髖部脫位是指由於跌墜壓扭等外來暴力致使髖關節失去正常的連接。 使關節古稱“髀樞”“大膀”, 俗名“臀階”。 《傷科補要·臀骱骨》說:“胯骨, 即髖骨也, 又名髁骨。 其外向之凹, 其形似臼, 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骨也, 名曰機, 又名髀樞, 即環跳穴處也, 俗呼臀骱。 若出之, 則難上, 因其膀大肉厚, 手捏不住故也。 ”只有在強大暴力作用下, 才能造成髖關節的脫位。 髖部脫位可使其負重功能喪失, 不能站立、行走.總的治療原則是恢復其正常解剖位置, 並恢復其穩固性及靈活性。

西醫髖關節脫位相當於本病。

(一) 問診要點

詢問其受傷時的體位,

暴力的強大程度, 骸部功能受限的程度, 有無肢體的功能障礙。 應注意與髖部骨折相鑒別。

本病是以髖部疼痛、功能障礙為主症, 故辨證要點應通過問診瞭解疼痛的部位, 是否存在彈性固定, 局部腫脹程質, 並結合X線攝片, 分型診斷, 指導治療。

(二)分型問診

1.髖關節後上方脫位

問診:有明確及相當嚴重的外傷史, 患者髖部疼痛、腫脹, 有功能障礙, 患肢短縮, 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患側臀部膨隆, 患技呈“彈性固定”位元。 X線攝片示股骨頭位於髂骨翼部。

治法:麻醉下手法整複,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按傷筋三期辨證, 初期用通下祛瘀法, 以逐瘀通便, 方用活血舒筋湯;中期可活血理氣, 調和脾胃, 方用桔術四物東加減;後期可補氣血,

壯筋骨, 活血通經, 方用補中益氣東加味。

2.髖關節後方脫位

問診:有明確及相當嚴重的外傷史, 患髖疼痛、腫脹, 有功能障礙。 髖關節呈半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腹股溝有空虛感, 患側臀部膨隆, 患肢活動受限, 呈彈性固定位元。 X線攝片可確診。

治法:麻醉下手法整複。 其餘治療同前。

3.髖關節前上方脫位

問診:有明確的外傷史特別是髖關節外展外旋位時受傷。 患髖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患肢呈輕度短縮、外展、高度外旋、屈曲畸形。 患肢活動受限, 呈彈性固定位元, 患者可訴患側腹股溝脹腫。 X線攝片確診。

治法:麻醉下手法整複, 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同前。

4.髖關節前下方脫位

問診:有明確及相當嚴重的外傷史, 特別是患髖處於屈曲外展位時受傷,

患髖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患肢明顯增長, 髖關節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外觀會陰突出, 患肢彈性固定。 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

治法:麻醉下用拔伸足蹬法或旋轉復位法。 其它治法同前。

5.髖臼前方脫位

問診:多是青壯年, 有明確及嚴重的外傷史, 髖關節處於伸直位受傷。 患髓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髖關節過伸, 患肢外旋畸形, 活動受限, 呈彈性固定位元。 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

治法:麻醉下手法整複。 其餘治療同前。

6.髖關節中心性脫位

問診:多是青壯年, 有明確及嚴重的外傷史, 特別是受傷時髖關節處於輕度屈曲和外展體位。 患髖疼痛、腫脹, 有功能障礙。 患肢短縮, 大粗隆內移, 患肢輕度外旋。 X線攝片可見臼底骨折。

治法:手法整複,

或骨牽引復位, 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按骨折三期辨證。

7.陳舊性髓關節脫位

問診:以往有明確的外傷史。 症狀較輕, 遺有髖關節功能障礙, 呈彈性固定位元。 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

治法:麻醉下手法整複;手術療法包括手術復位、髖關節融合術、粗隆下截骨術。 藥物治療同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