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有哪些療法 八個方法不可少

在生活中, 越來越多的人對於拔罐治療病症的方式都是十分關注的, 而像風濕性關節炎和頸椎病等常見疾病, 都是可以通過採用拔罐治療的方法來緩解病情的, 因此, 下面本文就將拔罐療法的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閃罐

罐子拔上後, 立即起下, 反復吸拔多次, 至皮膚潮紅為止。 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病例。

留罐

拔罐後, 留置一定的時間, 一般留置5-15分鐘。 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 夏季及肌膚薄處, 留罐時間也不宜過長, 以免損傷皮膚。

單罐

用於病變範圍較小或壓痛點。 可按病變的或壓痛的範圍大小, 選用適當口徑的火罐。 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岡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多罐

用於病變範圍比較廣泛的疾病。 可按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等情況, 酌量吸拔數個乃至拾數個。 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火罐,

稱為“排罐法”。 治療某些內臟或器官的淤血時, 可按臟器的解剖部位的範圍在相應的體表部位縱橫並列吸拔幾個罐子。

推罐

又稱走罐, 一般用於面積較大, 肌肉豐富的部位, 如腰背、大腿等部, 須選口徑較大的罐子, 罐口要求平滑, 最好用玻璃罐, 先在罐口塗一些潤滑油脂, 將罐吸上後, 以手握住罐底, 稍傾斜, 即後半邊著力, 前半邊略提起, 慢慢向前推動, 這樣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次, 至皮膚潮紅為止。

藥罐

常用的有二種:(1)煮藥罐:將配製成的藥物裝入布袋內, 紮緊袋口, 放入清水煮至適當濃度, 再把竹罐投入藥汁內煮15分鐘, 使用時, 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 多用於風濕痛等病。

常用藥物處方:麻黃、蘄艾、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佗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二錢。 (2)貯藥罐:在抽氣罐內事先盛貯一定的藥液(約為罐子的2/3-1/2)。 常用的為辣椒水、兩面針酊、生薑汁、風濕酒等。 然後按抽氣罐操作法, 抽去空氣, 使吸在皮膚上。 也有在玻璃罐內盛貯1/3-1/2的藥液, 然後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膚上。 常用於風濕痛、哮喘、咳嗽、感冒、潰瘍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癬等。

針罐

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 待達到一定的刺激量後, 將針留在原處, 再以針刺處為中心, 拔上火罐。 如果與藥罐結合, 稱為“針藥罐”, 多用於風濕病。

刺血

用三棱針、陶瓷片、粗毫針、小眉刀、皮膚針、滾刺筒等, 先按病變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 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

然後拔以火罐, 可以加強刺血法的效果。 適用於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丹毒、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症等。

其實, 雖然拔罐療法目前十分的普及, 但是在採用拔罐療法前, 人們對於具體的操作方式, 同樣是需要多多瞭解的, 而上文所講的內容, 就是為大家進行仔細整理和歸類的能夠幾種拔罐類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