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的好處與養生禁忌?艾炷灸是用艾絨做成的一個蠶豆大“寶塔”狀艾粒, 放在皮膚穴位上點燃, 或在“寶塔”下麵墊上薑片或鹽末等, 稱為隔薑灸、隔鹽灸。 神闕穴的隔鹽、隔姜保健灸法, 可間隔進行, 每月10次左右, 以每晚9點灸之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 即點燃3~5個小“寶塔”, 每次以感到局部溫熱舒適、稍有紅暈為度。
中醫認為, 肚臍, 有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的養生要穴, 名叫“神闕穴”。 神闕穴, 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 經氣之匯海, 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誘發疾病時, 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神闕穴,
1、溫灸時先灸左方, 再灸右方。 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 否則易燙傷。
3、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
4、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 過饑、過飽、酒醉禁灸, 孕婦禁用, 臍部有損傷或發炎者, 禁止使用艾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