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所以, 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 那麼, 拔罐的姿勢有哪些你知道嗎?
坐立位
坐立於木凳上, 暴露後頸及背部, 有利於吸拔頸肩、腰背脊椎兩側及大腿前上側膝部等部位。
俯臥位
背面而臥, 或頭轉向一側或向下, 下墊枕頭, 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旁, 肌肉放鬆, 呼吸自然, 暴露背部、下肢, 有利於吸拔腰背、脊椎兩側及下肢後側等部位。

側臥位
側臥位元可根據治療需要, 將兩下肢均屈曲或一腿屈曲, 另一腿伸直。 有利於吸拔胸脅、髓和下肢內外側等部位。
仰臥位
仰面而臥, 頭下墊枕, 下肢平伸或膝下墊枕, 上肢自然置於軀幹兩旁, 或屈肘置於頭部兩側, 肌肉放鬆, 暴露胸。 腹部及上、下肢前內側,